第三三零八章 三分归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墨家局势如此,虽说陆丰之地的十年之期已经满了,可以离开了,不意味着诸多麻烦结束。  

秦国肯定有人盯着墨家的。  

但有所动,便是莫大之危。  

前来濮阳之地,一个缘由便是希望一些人可以稍稍忌惮一二,墨家也能够稍稍的喘息一口气。  

一些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分教开宗。  

是需要的。  

自秦国一天下以来,一些诸子百家皆有变换形体,传承如旧,多了一些束缚了,也多了一份可以安稳的机会。  

墨家。  

是子墨子祖师立下的。  

如今分教开宗,亦是尊之。  

有那样的一处宗门在,说不得可以将秦国的力量吸引过去许多,而他们的另外一些力量则或多或少可以更加自由一些。  

一些事,高统领也有所知,不过,诸般事也无需太过于着急,濮阳之地,墨家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高统领!”  

“新岁之前会回来,新的一岁,墨者会有崭新的模样。”  

“班老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涉及墨家的重要大事,自然需要一应统领一处商议,如今距离新岁已经没有太远了。  

从高统领先前的传书来看,他眼下正在真道宗逍遥先生那里继续精进修行,顺而一览修行之法。  

归来之后,可受益于其余墨家弟子。  

莫大之功!  

新的一岁,墨家需要做的事情不少。  

陆丰的十年已经过去了,墨家也要新的开始了。  

其实,眼下比起十多年前已经好了不少,那个时候,墨家还要时刻面对诸多危险。  

机关城,也被摧毁了。  

耗费墨家数百年之力的机关城也没了。  

人还在,墨者就还在。  

“墨家的一切要看你们,我这个老头子能做的越来越少了。”  

“因那颗丸药之力,我如今觉的好多了。”  

“记性也好了一些,往年一些遗忘的东西也能想起一些,当趁着这个好机会,将所学一一书录出来。”  

“只是,相对于整个墨家的传承,还是缺失很多很多。”  

“百多年前,墨者三分,一支墨者入秦,一支墨者在机关城,一支墨者在齐鲁。”  

“因六指黑侠和路巨子的缘故,其余两支墨者归一,若无外在诸事,墨家会更加强大。”  

“可惜…那些年发生太多的乱事,以至于两支墨者未能很好的力量汇合一处。”  

“就连所学,也是多有零散,未能够很好的交融贯通于一处。”  

“墨家的传承需要那些东西,那些都是墨家一位位先贤前辈心血留下的好东西、好宝贝。”  

“也是墨者安身立命的根本。”  

“小跖,墨家接下来要好好的传承下去,需要将那些东西找到,需要将那些东西汇合一处。”  

因丹药之力,班大师所觉自己的一体精神好了很多,但…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  

自己怕是活不了太久了。  

眼下都是丹药之力在撑持,具体可以撑持多久未可知,待丹药之力散去,自己的身子或许更加孱弱。  

或许就…。  

自己已经很老很老了。  

这些年又格外操劳了心神,能够坚持到现在,能够看到墨家挣脱枷锁,得复自由身,自己已经很开心。  

很满足了。  

无论如何,墨家接下来还是有机会的,只要不掺和一些事情,就可安安稳稳的传承下去。  

待墨家积蓄的力量足够,墨家重现当年的名声,不是不可能,而那一步…自己怕是看不到了。  

虽看不到,稍有坐下来思忖,突觉墨家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真的很多很多。  

这些年来,自己也有将一身所学整理出来,虽好,不足够好,相对于墨家数百年来的传承,不过一隅。  

如果自己这个时候,不将那些东西好好整理梳理一下,以后的墨者想要学习那些,只会更加艰难。  

对于墨者的传承非好事。  

此外,如果可以,另外一些事情也可以做,非掺和其余的乱糟糟之事,而是为墨家墨者自身。  

之前受困于陆丰,自己没说。  

就算说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去施为。  

现在,还是有机会的。  

“班老头,你会没事的。”  

“等高统领踏足玄关之后,天地间可以前去的地方就多了,若是有机缘得到一株天材地宝,班老头你就有福了。”  

“班老头,你的意思…是希望我等统领接下来好好的将墨家散乱传承收集起来,汇聚一处,以为墨者传承之用?”  

“墨者三分,我是知道的,昔年六指黑侠还在的时候,曾于我说过不少。”  

“墨者三分,因墨者的独特,皆带走一部分传承。”  

“入秦的那支墨者,多年来一直多在秦廷少府之中,虽入少府,一些传承还是师承子弟相承。”  

“十多年前,机关城被灭。”  

“根据后来的消息,机关城里面的东西大都被取走了,估计那支墨者的后人是不会放过的。”  

“秦国灭齐的时候,整个稷下学宫都有搬空,齐国守藏室也是一样,估计也有不少那支墨者的传承落于秦廷。”  

“若说眼下诸夏间哪里的墨家传承最为完整和齐全,应该就是秦廷少府的那支墨者了。”  

“此外,机关城所在,还有齐国的王城、稷下学宫,也许还有一些残缺传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