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一章 东君归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嗯?”  

“陛下,什么五峰山?紫府山?”  

“妾身怎么没有听过这件事?阳滋那丫头私下里偷偷和陛下说的?一座山?”  

“那丫头想让陛下赏她一座山?”  

“小丫头又打什么主意呢!”  

公孙丽正在用着面前一份鱼羹,炭炉之下,鱼羹喷香,很适合品用,相对其它的肉食,鱼肉更好一些。  

得益于焰灵姑娘的缘故,诸夏间近些年来的鱼儿做法改进很多很多。  

不再是最初大杂烩、直接炖煮的模样,红烧、清蒸、油炸、生吃、汆丸子…很多很多。  

滋味。  

没得说!  

刚才听郡侯说了海域仙山的万千玄妙之事,多为神往,多为可惜,还未念头有转,陛下又说着一件事…还和阳滋有关?  

自己还不知道?  

阳滋特意和陛下所言…瞒着自己?  

那丫头现在都这般心思了?  

昨儿揍那丫头…还是太轻了,就该狠狠揍一顿,让她十天半个月就下不来,那时,阳滋就老实了。  

“紫府山!”  

“在下也有些耳闻,好像是上古神农炎帝一脉的一处重地。”  

盖聂有所思,对于五峰山、紫府山…有些印象,也只是有些所知,具体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阳滋公主想要紫府山?  

发现了宝地?  

这个消息…不清楚,也不了解。  

有好奇。  

“紫府山!”  

“那处地方…玄清归来的时候,焰灵她们有说道,后来,还亲自去了一趟。”  

“的确一处被岁月隐藏起来的宝地。”  

“如盖聂你所言,和上古神农炎帝一脉有关,具体…,嗯?”  

阳滋那丫头…动作倒是挺快,真的想要紫府山。  

要下来不难。  

陛下会同意。  

那里…也的确是一处上好的宝地,如今的诸夏间,修行之地,超过那里的没有。  

正要将紫府山的事情说道一二,六识有动,看向远处的内殿入口,有人来了?  

还是熟悉的脚步声。  

李仲!  

“嗯?”  

嬴政正准备细细听听的,有所觉,也抬首看向那个方向,有动静?有人来了?  

“陛下!”  

“护国法师东君大人还有另外一些阴阳家弟子入宫,兴乐宫殿外请见!”  

数息之后。  

李仲一礼,直接说道一件事。  

“东君?”  

“她们回来了?”  

周清讶然,刚才正说到海域仙山的事情,东君她们这就回来了?算起来…也该回来了。  

她们之所以留在结界不存在的海域仙山,便是为抚平十三洲的紊乱气息,梳理那里的地脉地势。  

以她们的修行,可以做到那些。  

现在!  

回来了。  

都回来了。  

“哈哈,刚才说着海域仙山之事,东君阁下这就归来了。”  

“召!”  

嬴政笑语。  

经过郡侯那般言语,无论如何,看得出阴阳家还是很有心意的,耗费那般,为炼制长生不老丹。  

仙山十三洲的造化都不在了。  

阴阳家。  

也算有功。  

东君回来了。  

回来的刚刚好。  

“东君阁下!”  

“多年未见了。”  

盖聂视线落于兴乐宫入口的位置,阴阳家东君阁下…许久许久都未见了。  

当年还在咸阳宫的时候,自己曾同东君阁下多次论道,郡侯也在旁边,一晃…这些年过去了。  

听郡侯刚才所言,炼制长生不老丹的过程,阴阳家一些人得了不小的好处,修为多进益。  

想来!  

肯定早早踏足合道了,东君阁下的修行当年就比自己高一些,仙山之地,又有郡侯这样的修行高人在。  

当进益。  

接下来,也当请教之。  

“掌门师兄!”  

“掌门师兄!”  

渭水以南,近一二十年来关中的一处繁华热闹之地。  

中央学宫,位列于此。  

帝国新修建…还未建好的新朝宫也在渭南。  

还有数十年来,因咸阳人满为患…不得不在城外过活的人,较之咸阳内外,渭南无疑是一处上佳之地。  

尤其是新朝宫四周之地,都知道是好地方,汇聚的人更多了,虽和咸阳内外无法相比,也有蓬勃之势。  

未时初入。  

中央学宫以南的一处寻常清静的宅院之地,外表观之,多寻常,同关中其它许多的宅院观之没有什么差别。  

内部。  

别有天地。  

引入活水,小桥游廊点缀,假山翠石林列,花圃竹林丛长其中,更为在宅院内造就一处不小的湖泊之地。  

临水雅阁,竹木重重,悬浮水面之上,风雪笼罩,随着未关的门窗荡出阵阵热流,朦胧雾霭多升腾。  

别有异象!  

是时!  

清亮有序的声音流出。  

“两位师弟,坐!”  

又一道沉稳有力的声音传出,夹杂着一丝笑意,带着一丝不太容易察觉的感慨。  

“看着风雪的势头,已经不大了,接下来就要停了。”  

“也该停了。”  

“子房,关外…应该好不少吧。”  

“我这里…运气还行,损伤了不少房舍,这处常待的地方,竟然没有被砸中,也是一件幸事!”  

一袭宽松合体的儒服常衫,束发木冠,方正挺阔的颜面上,细长的双眸多有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