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大婚(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姑爷来了吗?”  

新娘子腾的站起身来,孙夫人手中的盖头一下子没盖上。  

孙夫人定了定神,对顾瑾瑜说:“顾小姐,你先坐下,姑爷应当没这么快吧?吉时还没到呢。”  

顾瑾瑜看了看依旧漆黑的天色,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缓缓坐回椅子上,说道:“春柳,去看看。”  

“是,小姐。”春柳转身出去了。  

她回来得很快,脸色有些难看,手抓紧帕子,低头不语。  

顾瑾瑜方才那一下,将凤冠弄乱了,孙夫人正在为她重新佩戴。  

她瞥了春柳一眼,问道:“怎么了?有话就说,别支支吾吾的。”  

敲锣打鼓的声音越发热闹了,春柳小声禀报了一句,却很快便被外头的声音盖了下去。  

顾瑾瑜提醒自己今天是她大婚的日子,要高高兴兴的,不能生气。  

“你大点儿声。”她对春柳说。  

春柳硬着头皮,稍稍提高音量重复了一遍:“外头来的不是权三爷…是…是昭都小侯爷。”  

倒还真是姑爷来了,却不是二姑爷,而是大姑爷。  

顾瑾瑜一下子捏紧了手指。  

离出发至少还有一个时辰,萧珩是弄错了吗?  

总不会是傻呆呆地故意来这么早。  

在乡下便早已是夫妻,有必要弄得像是没成过亲一样吗?  

“顾小姐,您别动。”孙夫人叮嘱得慢了一步,顾瑾瑜气得抖了抖,凤冠勾住了她的发丝,疼得她倒抽一口凉气。  

孙夫人做十全妇人这么多年,从未遇见过此等状况,虽说也算不上严重,可终究是不大吉利。  

她嘴上自然不敢说出来,笑了笑,对顾瑾瑜道:“发髻松了,我再给顾小姐梳一遍。”  

顾瑾瑜也心知是自己失态,怨不得十全妇人,深呼吸压下了火气,语气如常地对春柳道:“对了,你方才不是去叫我父亲了吗?父亲他还没起来?”  

春柳哪儿敢告诉他,侯爷早被老侯爷抓走了。  

“你去催催父亲吧,我这边快忙完了。”顾瑾瑜望着铜镜中的绝色美人说。  

春柳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交代了:“…老侯爷和侯爷都出府了,世、世子和两位公子也出去了。”  

“什么?”顾瑾瑜脸色一变!  

这一次,孙夫人反应极快,及时停了手,没勾着她的头发。  

“他们去哪儿了?”顾瑾瑜冷声问。  

春柳低下头,用几乎比蚊子还小的声音说:“听守门的婆子说,老侯爷他们…都去了国公府。”  

顾瑾瑜气得拽下头顶的凤冠,啪的一声拍在了梳妆台上!  

屋子里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孙夫人突然后悔自己接了这么个活儿了,她一辈子好福气,送了那么多新嫁娘,头一回遇上这样的。  

家中的儿郎全去参加大小姐的婚礼了,愣是一点儿情面不给二小姐留。  

人家的家务事儿她也不好掺和,只得面上堆起笑意,将凤冠拿了过来,对顾瑾瑜道:“别生气,今儿个新婚,就该高高兴兴的,马上就要嫁入夫家了。”  

届时也不必与娘家人过多来往。  

最后一句她咽下去了。  

“你说的对,等我大婚了,就与定安侯府没什么关系了。”反正已经让孙夫人看了不少笑话,她也不妨姿态淡然些,为自己挽回一点颜面,“大婚后,我是要离开京城的,与三爷一道去封地,三爷是昌平侯最钟爱的儿子,想必我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顾老夫人的心腹张嬷嬷还在屋里头呢,她便敢如此言语,可见是在故意置气。  

张嬷嬷笑了笑,没有说话。  

“孙夫人,我美吗?”顾瑾瑜望向铜镜里的自己。  

孙夫人道:“美,当然美。”  

顾瑾瑜又道:“比我姐姐如何?”  

孙夫人一愣。  

老实说,那位大小姐她是见过的,是上个月她去妙手堂抓药,无意中听见下人唤了她大小姐,她一打听才知她便是那位传闻中的安国公义女。  

也是定安侯府的真千金。  

她摇头一笑,真心实意地说道:“二小姐,您的美貌远在大小姐之上啊。”  

顾瑾瑜摸上自己完美无瑕的脸庞,淡淡地说道:“她再怎么讨好祖父与哥哥们的欢心,也终究不过是个丑八怪而已。”  

这…孙夫人就不敢苟同了。  

那位大小姐容颜有残,可要说丑并不尽然,大小姐的身上有一股清冷淡然的气质,十分特别。  

国公府,顾娇准备完毕,可以出发了。  

按昭国这边儿的习俗,顾琰他们几个是可以给萧珩堵堵门的,可谁让萧珩早把几个小舅子收买了。  

眼下摆在几人面前的不是不让新郎将新娘子接走的问题,而是究竟谁将新娘子背上花轿。  

花厅内,顾长卿几人展开了十分激烈的争论。  

“我是大哥,当然该由我来背。”顾长卿当仁不让地说。  

没想到他的提议遭到了包括顾琰在内的所有人的反对。  

——顾承林除外。  

若在以往,顾琰是不会和他抢的,可事关姐姐,顾琰居然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  

“我和她是龙凤胎!我俩最亲!我来背!”  

顾小顺平日里最不争不抢,是佛系第一人,今日也不甘示弱:“我和我姐一块儿长大的!怎么也该我背我姐上花轿!”  

顾长卿、顾承风、顾琰唰的扭头看向他,异口同声:“你都背过一次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