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 (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公主!不好了!”  

朱雀大街,玉瑾下了马车,提起裙裾直奔信阳公主的屋子。  

信阳公主正坐在窗前练字,她这次从情绪里走出来得比以往要快,才一日功夫已经能心平气和地做自己的事了。  

她一边练字,一边轻声问道:“大清早的,什么事这么慌张?这可不像你的性子。”  

玉瑾忽然有些犹豫,她到底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公主啊?  

她追随公主公主,公主才是她的主子,宣平侯就是个与公主搭伙的陌生人。  

可怎么说侯爷也是为了公主才去刺杀梁王的,万一侯爷有个好歹,公主的心里也会背上一分愧疚的吧?  

信阳公主道:“究竟什么事?是不是你家里人又来找你了?”  

玉瑾是信阳公主身边的红人,娘家人不怎么靠谱,时不时来找玉瑾打点秋风。  

玉瑾把心一横,说道:“不是玉瑾家里的事,是侯爷!侯爷出事了!”  

信阳公主握笔的手一顿,淡淡问道:“他出什么事?”  

玉瑾焦急道:“侯爷不是去梁王的封地了吗?适才我碰到小侯爷,小侯爷说梁王的封地要发生天灾了,就发生在侯爷的必经之路上!”  

哗的一声,信阳公主的毛笔在纸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墨迹。  

长街之上,刘全望向马车的帘子,方才玉瑾与萧珩的话他全听见了。  

宣平侯是个不着调的,但他竟然胆大包天到连先帝的叔公也敢去杀,这是令刘全意外的。  

老实说他对个中缘由感到好奇,只是眼下不是满足他好奇心的时候。  

“六郎啊,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虽已知悉他的小侯爷身份,可他仍习惯了称呼了他六郎。  

怎么办?  

这是横在萧珩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此去梁王封地本就路途百里,而宣平侯昨夜便已然出发,从他的脚程上算,若不尽快阻止他,他恰巧会赶上山体滑坡与泥石流。  

每耽搁一分都是凶险。  

尤其飞鸽传书根本通知不到他,那是用来解救村民的。  

各大驿站之间有飞鸽往来,虽有一定的失误率,譬如信鸽被人射杀了或是半路被猛禽吃掉了,不过眼下似乎也只剩这个法子最快最便捷。  

飞鸽碰上暴雨天也是不便飞行的,因此必须赶在暴雨发生前抵达驿站,并且要留出充裕的时间通知府衙、以及由府衙带兵前去疏通村庄的百姓。  

一边是宣平侯,一边是村庄的村民。  

刘全进不了宫。  

若是让刘全折回去找顾娇,再由顾娇入宫将即将到来的再请禀报皇帝,一来二去要耽搁至少半个时辰的救援时间。  

况且还并不确定顾娇究竟在不在家里,兴许她去医馆了,又兴许她去出诊了。  

他直接入宫是最快解救村民的办法,但这么一来,就耽搁了去寻找宣平侯。  

他要在自己的亲生父亲以及毫无血亲的上百村民之间做出选择。  

“六郎…”刘全唤他。  

萧珩捏紧的拳头隐隐发抖:“入宫!”  

距离下雨只剩不到两个时辰了,信鸽要赶在那之前抵达平乐府城的驿站!  

华清宫,皇帝见了萧珩。  

“你怎么知道平乐府城要下雨了?”皇帝疑惑地问。  

萧珩自己都不清楚顾娇为何能观测出远在百里之外的天气,自然不会讲出来徒增皇帝的疑惑,何况眼下也不是探究顾娇能耐的时候,重点是解救那些可能会被埋在泥石流的村民。  

萧珩道:“我遇到了一个从平乐府城过来的商人,他说平乐府城这两日格外闷,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他还说,他路过溪水村附近的官道时,险些被山坡上滑下来的石块砸中。我在翰林院的书籍上看到这是山体松动的迹象,若果真遭遇大雨,势必引起山体滑坡,届时,山下的村民就惨了!”  

也亏得他在翰林院学习了不少地理志,不然还编不出如此合理的解释。  

见皇帝陷入沉思,萧珩正色道:“陛下,溪水村一百多条人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皇帝的神色凝重了起来:“若你的推断是真的,那么昭国这一年来,又是战祸,又是天灾,是上苍在预警什么吗?”  

萧珩忙道:“陛下,救人要紧!”  

皇帝叹了口气:“知道了,朕这就派人去平乐府城。”  

萧珩正色道:“人只怕赶不及,陛下不如做两手准备,信鸽先行!”  

皇帝采纳了萧珩的意见,叫来何公公,让他即刻去办。  

从华清宫出来,萧珩坐上了自家的马车,随即他问刘全道:“刘叔,让你换的马都换好了?”  

“换是换好了,都是禁卫军里速度最快的战马,不过…”刘全担忧地看了看萧珩的胳膊腿儿,“你伤成了这样,不便赶路,还是我去吧!你若是觉得我追不上,派刑部的官兵去也行,要不就去找太后与皇后,让她们派几名大内高手!”  

萧珩摇头:“你们拦不住他。”  

宣平侯是个倔脾气,他一旦下定决心去做的事,山崩海啸都拦不住。  

何况告诉他山要塌了,他就会信吗?  

他不会信的。  

他也不怕。  

怕就不是宣平侯了,怕就打不了那么多仗、也干不出要去刺杀先帝叔公的事了。  

“可是、可是侯爷不是昨日便离开京城了吗?咱们追得上吗?”刘全倒不是在找托词不去,他是希望他自己去,让萧珩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