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宣平侯之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撵几个奴才罢了!又不是撵了你们家王爷王妃!”  

我家侯爷。  

玉瑾第一次这么称呼宣平侯。  

宣平侯眉梢一挑:“听到了?还不快滚。”  

桂嬷嬷咬牙:“你们不要…”  

宣平侯将轮椅后的长刀抽了出来。  

“杀人啦!”桂嬷嬷吓得抱头逃窜!  

其余人也直往自己的马车里,连礼物都忘了带上。  

玉瑾指挥丫鬟们将这些碍眼的东西扔回了他们的马车上,一行人灰溜溜地走了。  

宣平侯将长刀扔给车夫,推着轮椅进了院子。  

他去了信阳公主的屋,不出意外,她根本没睡,她坐在床头,面色苍白。  

这轮椅也进不去。  

宣平侯想了想,站起来,将轮椅搬过门槛,然后再重新坐了上去。  

他来到床前,信阳公主侧过身子背朝他。  

这是拒绝交流的意思了。  

宣平侯想到她的病症,没敢靠得太近,他四下望了望,确定门窗都开着,方对她说道:“秦风晚…”  

“别问。”信阳公主轻声开口。  

宣平侯欲言又止,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行,我不问,我就是来告诉你,你是我萧戟的妻子,没人可以欺负你。”  

说罢,他打算推着轮椅出去。  

奈何驾驶轮椅的技术不太好,推了半天也没转过来。  

他索性站起身来,用手将轮椅抓起来调了个方向。  

他刚把轮椅放在地上,便听到信阳公主似有还无地呢喃了一声:“我还是公主呢。”  

宣平侯的眉头皱了下。  

宣平侯没在这里多待,怕待多了又引起她不适。  

只是宣平侯没料到,他前脚刚走,后脚老梁王妃便上门了。  

这次她是亲自登门拜访。  

老梁王妃年事已高,身子骨大不如前,行动多有不便,她虽然还能走动,却多数是坐着轮椅。  

屋内门窗紧闭,光线昏暗,只有信阳公主与老梁王妃二人。  

信阳公主面色苍白地坐在床上,腿上盖着被子。  

老梁王妃坐在床前的轮椅上,两只苍老枯瘦的手紧紧地握住信阳公主的手,哽咽地唤道:“…囡囡。”  

囡囡,信阳公主的乳名。  

信阳公主一脸痛苦地听着。  

不敢进去,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偷听,只得不着痕迹地靠近门缝,努力竖起自己的耳朵。  

她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可若是不这么做,又怎能了解公主的病因?  

她听见信阳公主低低地说:“别这么叫我,恶心。”  

恶心?  

这反应——  

玉瑾又听得老梁王妃语气愧疚地说道:“囡囡,你是不是还在生叔公与叔婆的气?怪叔公叔婆没照顾好你?当初你在王府摔断腿,在井里困了一夜才被人发现,是叔公叔婆的疏忽…叔婆叔婆当初就该更尽心才是…还有你与宣平侯的婚事…他是个不着调的…早知道…叔公叔婆不论如何都该阻止这门亲事的…”  

“够了!”  

“你别生气,叔婆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你说出来,你对叔婆发火也好,打骂也罢,叔婆都认了。叔公叔婆当年突然去封地也是逼不得已,原本要带上你一起的,可是你终归是公主,不能在我们身边一辈子,你不要觉得是叔公叔婆抛弃了你…”  

信阳公主要崩溃了。  

有些真相永远都无法宣之于口。  

但并不是对方不知道,而是仗着她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  

老梁王妃拿帕子抹了泪,真诚又歉疚地哭道:“你怎么怪叔婆都好,但你叔公年纪大了,快要不行了,在临走之前他想见见你。你叔公最疼你了,看在他曾经那么疼爱你的份儿上,你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信阳公主捂住胸口,一阵干呕:“呕——”  

她红着眼眶,恶狠狠地瞪着她。  

这个人是怎么有脸…怎么有脸说出这种话?  

信阳公主气得浑身发抖。  

老梁王妃却仍不罢休,神情悲痛地哀求着,然而她的眼神却充满了女人的嫉妒与不屑。  

信阳公主快要支撑不住了,她的身子剧烈地发抖,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她想逃,却被魇住了似的无处可逃。  

一阵天旋地转,耳边的声音变得缓慢而模糊了起来。  

一直到她听见老梁王妃的一声惨叫——  

“啊——”  

一道高大健硕的身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长着厚茧的大掌直接抓住了老梁王妃的领子,将她从轮椅上拖了下来。  

像拖着一麻袋,不顾老梁王妃的尖叫,将她在院子里拖了一路,毫不客气地扔出了大门外!  

老梁王妃老了,这一拖一摔的,她半条命都差点搭进去了。  

“王妃!”  

桂嬷嬷一行人连滚带爬地扑过去。  

老梁王妃虚弱地靠在桂嬷嬷的怀中,气喘吁吁地望向那个恶霸一般的男人:“宣…宣…平侯…”  

宣平侯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本侯是很尊老爱幼的,但我不尊老畜生。”  

所有人大惊失色。  

宣平侯是疯了吗!他居然敢这么说话!  

桂嬷嬷怒气填胸地看着他:“宣平侯!你竟敢如此羞辱老梁王妃!你不怕砍头吗!”  

宣平侯呵呵一声,一脚踹了过去,将老梁王妃与桂嬷嬷二人踹了个底朝天!  

老梁王妃当场吐出一口鲜血!  

所有人都给吓懵了!  

他们想到了京城的传闻,宣平侯一直是京城百姓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