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龙一的来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子妃冷声道:“是皇后的意思还是太子的意思?”  

“谁的意思,太子妃如今都见不着!”宫女的语气不大客气。  

受惯了众人追捧的太子妃一时难以接受这种待遇,她心里憋屈,却又不能与萧皇后作对。  

她明白自己如今的处境,唯有萧皇后与太子能够救自己。  

她一改冷厉之色,哀求地看着两个宫女,道:“你们就当帮帮我,让我见太子一面好不好?你们今日对我雪中送炭,他日我一定加倍报答你们!”  

一个太子妃的报答可是很值钱的。  

前提是她的太子妃之位要保得住。  

两位宫人没理她。  

太子妃气呼呼地咬紧了唇瓣。  

就在她绞尽脑汁脱困时,她忽感一阵天旋地转,抓住其中一位宫女的胳膊滑落了下来。  

“她晕过去了!”  

“不会是装晕的吧?”  

“万一是真的呢?皇后只让我们看着她,没让她出事啊!”  

“御医是守在太子床前的吧?把他叫来!”  

御医被叫了过来,给躺在床铺上的太子妃把了脉。  

把完,他的神色突然变得凝重。  

太子妃幽幽转醒,虚弱地看向御医:“大夫,我怎么了?”  

“劳烦将陈御医也叫来。”御医没回答太子妃的话,而是转头对门口的宫女吩咐。  

宫女蹙了蹙眉,去太子房中叫了陈御医来。  

陈御医给太子妃把完脉也是神色一怔。  

二人面面相觑。  

罗御医道:“陈御医,你把出的脉象是…”  

陈御医点了点头。  

罗御医心中有数了,他站起身,后退一步,冲太子妃拱了拱手,道:“恭喜太子妃,是喜脉,你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我、我有孩子了?”太子妃心底的惊诧不比两位御医少。  

这个孩子…  

来得真是时候!  

太子妃眼底的震惊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溢于言表的欢喜,她坐起身来,看向床前的两个宫女,勾了勾唇角道:“听见了吗?我腹中有了太子的骨肉。”  

太子的第一个骨肉。  

世上还有比它更好的免死金牌吗?  

太子妃的神态都染上了一分恣意:“是个儿子吧,两位御医?”  

“这…”二人迟疑,是儿是女他们哪里把得出来?  

太子妃笑道:“一定是,太子顺应天道,福泽深厚,他的第一个孩子一定是个儿子。”  

两个御医可不敢说不是,否则岂不是在诅咒太子?  

太子妃温声道:“本宫的怀相如何?是否要吃些安胎药?”  

罗御医道:“回太子妃的话,太子妃的脉象康健,胎气充盈,十分稳妥,不必吃任何安胎药。”  

太子妃微微一笑:“是吗?宁王妃怀胎三次,本宫可不希望和她一样。”  

罗御医忙道:“不会的,太子妃的胎怀得极稳。”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头三月都得小心谨慎些。”  

萧皇后派来的两位宫女不约而同地愣住了。  

太子妃不计前嫌,温柔地笑了笑:“都高兴傻了吗?还不快去通知母后,本宫怀了身孕?算了,本宫自己给母后请安。”  

这一次,两位宫女没有阻拦她。  

她们明白,不论太子妃犯下何等重罪,就凭着她腹中的骨肉,她都算是彻底翻盘了。  

宫中子嗣艰难,因而也珍贵,萧皇后盼着太子有后盼得快要抓狂了,若得知太子妃有身孕,无论如何都会保下她的。  

太子妃先去了太子房中。  

太子服了安神药,睡得正沉。  

太子妃抬手,温柔地抚了抚太子的脸颊:“殿下,琳琅有你的孩子了,你要做父王了。”  

太子妃出了东宫,她感觉头顶的天都更蓝了。  

连老天爷都站在她身边,天不亡她,她温琳琅注定是要母仪天下的!  

太子妃带着几个东宫的宫女前往坤宁宫。  

半路,她遇上了在御花园找小净空的顾娇。  

“这不是顾大夫吗?”  

太子妃慢悠悠地走了过去,看了顾娇一眼,道,“顾大夫今日是来御花园摘花,还是来御花园赏景?”  

顾娇连个眼神都懒得给她。  

太子妃在她身旁站定,侧过身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很惊讶,为什么我还能走出东宫?”  

顾娇根本不清楚太子妃被萧皇后软禁东宫之事,因此不明白她为何这般发问。  

太子妃却当她是在故作镇定,太子妃单手摸上自己尚且平坦的肚子,道:“实话告诉你,本宫有了身孕。”  

“哦。”顾娇依旧淡定,“太子的?”  

太子妃瞳仁一缩,柳眉微蹙道:“顾大夫此话何意?莫非是在羞辱我不成?我是太子妃,我腹中的骨肉不是太子的,还能是谁的?”  

顾娇唔了一声:“宁王的?”  

太子妃咬牙:“顾大夫,请你慎言!”  

“哦。”顾娇道,“随口说说,不用这么激动。”  

孩子是谁的和她有什么关系?  

太子妃正色道:“是太子的!你不要在外头胡言乱语,败坏本宫的名声!从前你对本宫做的事,本宫看在信阳公主的份儿上不与你计较,可你若是污蔑皇家血统,那么不仅本宫不会放过你,太子与萧皇后也不会!”  

她说着,扬了扬下巴,眉宇间掠过一丝恣意,“顾大夫,本宫劝过你的,不要与本宫为敌。你事事针对本宫,结果不还是本宫赢了?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