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列,翰林院担当起为补考官员讲学的重任。  

补考的官员里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科举出身,而是家族荫官,也就是通过上代功勋获得的官职,这群人的考试技能可想而知。  

倒不是说荫任的官员里就没一个饱读诗书的,只不过,倘若一个人有过硬的真才实学,根本用不着家族荫官,他自己就能做官,譬如曾经的少年祭酒,又譬如眼下的庄编修。  

知道自己能荫官还刻苦勤勉去读书的毕竟是少数。  

荫官制弊端明显,只是由来已久,先帝在位期间曾尝试将其废除,结果遭到了文武百官的联名反对,但先帝也是倔的,一直到死都不松口,弄得君臣关系很僵,他的旧部一边效忠他,却也一边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庄太后垂帘听政后,恢复了荫官制,给了文武百官一个台阶下,但同时,她也提了一个条件——增设六部考核。  

每三年考核一次,考不过就补考,补考两次不过的就降职,降职两次收回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被记过的人不论抽签抽到他与否都必须参加下一轮的考核。  

这个制度的玄妙之处就在于它含了不少缓冲期,考不过还能补考,补考再不过也还能三年后再考,并不是一下子就没了官职。  

加上庄太后说:“虎父无犬子,众卿一个个智勇双全,实乃我昭国栋梁,莫非生出来的孩子全是脓包不成?”  

高帽子加激将法,将朝廷大臣们噎得不要不要的。  

六部考核制就这么被接纳了。  

这个制度虽未并未彻底解决荫官制,却将其所带来的弊端降到了最低。  

今日安排去贡院讲学的翰林官是萧六郎,由贡院那边安排马车接送。  

马车还没到,萧六郎拎着水壶去后院打水。  

宁致远恰巧去墨池洗笔,见到他,笑着与他打了招呼:“六郎!这么早!”  

“你也很早。”萧六郎说。  

宁致远叹道:“我那不是怕迟到,所以早早地就出了门吗?你家又住得不远。”  

二人说着话,韩学士过来了。  

宁致远惊讶:“哇,没想到韩大人也这么早。”  

二人给韩学士行了礼。  

韩学士颔了颔首,看向萧六郎道:“你今天是不是要去贡院讲学?”  

“是。”萧六郎说道。  

“不用去了。”韩学士说,“你一会儿随我去一趟文华阁。”  

萧六郎的指尖一动。  

文华阁,信阳公主建造的藏书阁。  

韩学士是器重萧六郎才给萧六郎这个机会的,他见萧六郎没说话,权当他答应了。  

哪知他刚走一步,萧六郎便开口道:“韩大人,我想去贡院讲学。”  

什么叫你想去贡院讲学?  

有这么和顶头上司讨价还价的吗?  

韩学士回头看向,正色道:“你可知文华阁是什么地方?这又是个什么机会?”  

“我想去贡院讲学。”萧六郎一字一顿地说。  

韩学士眉头一皱。  

萧六郎看了眼宁致远道:“让宁编修去文华阁吧,我还是想去贡院。”  

他说了三次去贡院,韩学士再想抬举他也不会再把机会给他了。  

“你你跟我来。”韩学士对宁致远说。  

宁致远跟上韩学士,一边走一边夸张地冲萧六郎比划,并无声地说——真的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我啦?  

“你做什么?”韩学士步子一停,扭头看他。  

宁致远一秒收了动作:“没什么,伸个懒腰。”  

韩学士带着宁致远出了翰林院。  

萧六郎又等了半个时辰才等来贡院的人,可就在他即将坐上马车的一霎,翰林院的车夫着急上火地驾着马车奔来了:“不好了,萧修撰!宁编修出事了!你快去文华阁看看吧!”  

------题外话------  

标一更二更的目的不是为了强调的多少,是为了告诉大家接下来还需不需要等更。  

如果标的是一更,大家白天就可以再刷刷,如果标明了两更,就是今天更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