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软来着,其实也不是安郡王整他,安郡王刚来,还使唤不动这些人,宁致远猜测是庄太傅的授意。  

要让萧六郎吃点苦头。  

但如果安郡王愿意从中周旋,多少能护着萧六郎一点。  

怎么说他们三个也是这一届的三鼎甲呀,天子门生,同门之谊,是不一样的交情。  

可他也明白萧六郎不是这种阳奉阴违的人。  

“你回去吧。”萧六郎说,“这里太热了。”  

“行,我走了。”宁致远见他不愿在这个话题深入,叹息一声,拿上食盒,小心翼翼地出去了。  

下午,萧六郎将自己写的一篇新碑文拿给了杨修撰。  

杨修撰自然又是一堆挑剔的话,若不是规矩摆在那儿,他或许要把这一沓碑文摔在萧六郎的头上。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气得坐回了椅子上,没好气地瞪了萧六郎一眼:“杵着干嘛?还不快去重写!”  

萧六郎转身就走。  

“哎——你什么态度——”杨修撰咬牙,正要发作,安郡王忽然走了进来。  

他看了看迎面走来的萧六郎,又看看七窍生烟的杨修撰,温润中带着一丝歉疚地说道:“我来得不是时候吗?”  

“怎么会?”杨修撰一秒变脸,笑嘻嘻地站起身来,来到安郡王面前,拱手行了一礼。  

安郡王侧身避过他的礼,客气地说道:“这里没有安郡王,只有庄玉恒,杨修撰多礼了。”  

“啊…是!是!”杨修撰哈哈一笑,挠了挠头,问道,“玉恒是找在下…呃…找我有事吗?”  

安郡王说道:“方才来的路上我碰见韩大学士,韩大人说月罗山的藏书阁有一批需要编修的史书,让杨修撰你带几个人过去一趟,最好今天就能整理完。”  

月罗山的藏书阁是一位民间的隐士捐赠的,里头有不少历朝历代的史书,只不过,有些历史需要重新编修。  

杨修撰忙道:“行,我马上带人过去!庄编修…”  

“我可以去。”安郡王点头。  

杨修撰灿灿一笑。  

安郡王望着已经走出去的萧六郎道:“把萧修撰也带上吧,我记得他的史学学得极好。”  

杨修撰拍马屁道:“和你是没法儿比的!”  

不过既然安郡王开口了,杨修撰就暂时放弃了折磨萧六郎写碑文的计划,改为带上萧六郎与安郡王一行人去了京城外的月罗山。  

宁致远没去,他下午被侍读官叫去打杂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