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会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么对方为何不揭穿佟大人?”  

“说的也是。”  

“那…下一步的计划…”  

“哪儿还有什么下一步的计划?杏榜都出来了,你以为还能再重考一次吗?”  

原本计划弄丢安郡王的试卷,以庄家的势力不难查出试卷弄丢了,一定会想办法让春闱再来一次。  

第一场春闱时他们没能动手脚,是因为他们是春闱前两天才知道安郡王的弱点。  

那时他们已经来不及进行周密的部署了,只能用了迂回的法子令春闱重考一次。届时他们会让考场出点岔子,延误开卷的时间,安郡王到了晚上看不见,自然就落榜了。  

“真是可惜了!”  

萧六郎与安郡王同时获得会元,清风楼赔钱赔惨了。  

顾娇的一千两成功便成了一万一千两,开心!  

碧水胡同的街坊邻居们全押萧六郎考第一,他确实考了第一啊,并列第一难道不是第一吗?会元的封号朝廷已经下方了,一个小小的清风楼敢不认账吗?  

清风楼哭惨惨。  

街坊们赚了满钵,赶忙来找老太太搓叶子牌。  

老太太:嗯,很好,钱包鼓了,羊儿肥了,可以开宰啦!  

全都是她哒!  

老祭酒才从外面回来,刚走下马车,就被老太太揪住领子,拖去了隔壁赵大爷、赵大娘家打牌!  

主要是负责背钱钱!  

冯林这次也考上了,差不多算是吊车尾,第一百七十六名,一共是两百一十名。  

乡试时,他是幽州的十七名,到了京城的春闱居然就成一百七十几名,这落差,让人心梗啊。  

不过他这都算是考得好的了,幽州乡试中排在他前面的好几个都落榜了呢,上榜的比他靠前的也不多。  

这真的是神仙打架,太凶残了!  

林成业也上榜了,他的成绩还不错,第一百二十三名。  

要知道,乡试时幽州一共录取五十人,他排行四十五,差点都没考上举人。  

林成业乐得都傻了,几千两没白花,六郎师父太厉害啦!  

冯林深深地点头看着他,不愧是充了钱的玩家!  

杜若寒在榜上排行十五。  

与自己想象中的略有差距,他的目标是前十来着,不过这也是顶顶好的名次,毕竟是全国统考,还都是顶尖的学子,三年考一次,一共才录取两百一十人。  

杜若寒不是好高骛远之辈,也不过度自傲与自信,他很快便接受了自己的成绩,并且为此感到满意。  

当然他也明白自己能考上多亏了顾娇,要不是她给的风寒药,他早在第一场就倒下了。  

这可不是县试、府试那种实力差距很大的考试,大家都是佼佼者,一门不如意,甩开的往往不是几十名,可能是榜上与帮下的距离。  

当晚,杜若寒便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了碧水胡同。  

自打萧六郎考上会元的消息传出去后,家里的门槛就快被人踏破了。  

冯林与林成业也来了。  

因此看到杜若寒,萧六郎并不算太意外,就是他手里的东西嘛——  

萧六郎见他都快拎不下了,少有地客气了一次:“就考了个会元而已,用不着这么兴师动——”  

“娇娘!我来啦!”杜若寒兴冲冲地跑进了屋。  

妥妥哒冯林同款。  

萧六郎黑了脸。  

与顾娇梦境中一样,萧六郎爆了春闱史上最大的冷门,甚至因为有了安郡王,萧六郎的这个第一在众人眼里有了更强大的含金量。  

与安郡王并列第一,这穷小子是得多逆天?  

这可比工部衙门的爆炸事故传播速度快多了,一日功夫,全京城都传遍了。  

自然也传进了宣平侯的耳朵里。  

宣平侯一脸你莫骗老子的表情:“谁考了第一?”  

“小少爷!”刘管事笑嘻嘻地说。  

他也押了萧六郎,赚了一百两!  

是顾娇押的,当时他怪肉痛的,这会儿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乐过了又有些后悔,怎么那天没多带个百八十两的银子呢?  

宣平侯俊脸满是狐疑,他这么厉害的?又生了个天才儿子?  

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哎呀,您怎么就生不出聪明的儿子了?小侯爷不是挺聪明的嘛?”  

宣平侯在某方面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萧珩聪明可不是因为随了他,若是随他,那就该是个大老粗。  

萧珩是随了他娘,聪明,精致,心思细腻,有学识。  

所以这个私生子是随了谁?陈芸娘吗?陈芸娘是个温柔善良的好女人,但她没这样的头脑。  

宣平侯正色道:“把那几个老古董叫来,另外,把萧六郎的试卷拿来。”  

所有考生的试卷都在礼部归了档,一般人是拿不到的。  

只不过,宣平侯不是一般人,他有时候甚至不是人。  

刘管事拿到了萧六郎的亲笔墨卷,常璟也找到了几位胡子头发花白、走路都蹒跚的老学者。  

宣平侯让他们对比了萧六郎的墨卷和萧珩生前作的文章。  

两个人的文章都惊艳了诸位老学者。  

“这些是一个人写的吗?”宣平侯沉声问。  

“不是。”  

“一看就不是。”  

老学者们纷纷摇头。  

“你们确定?”宣平侯狐疑地看向几人。  

“侯爷,我等若是连一个人的文采都分不出,那算是白活这么些年了。二人不仅字迹不一样,行文与思考的方式也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