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坑渣兄(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瑾瑜看着大哥居然给顾娇送了东西,心底越发不是滋味。  

她给大哥送了那么多次礼物,换来的也不过是他的一句多谢而已,别以为她不知道,她每年生辰礼的礼物都是凌姨娘准备的,大哥根本连“自己”送了什么都不清楚。  

从她的角度虽看不见盒子里的东西,可大哥亲自挑选的难道还能差了?  

顾瑾瑜倒不是稀罕盒子里的物件儿,她稀罕的是大哥的心意。  

一个乡下长大的丫头,要容貌没容貌,要才学没才学,还动不动上人,大哥究竟是看上她哪一点?  

顾瑾瑜没去与姚氏见面,她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回了侯府。  

另一边,工部与兵部的纷争今日总算是落下了帷幕,兵部完胜,工部尚书被陛下骂得狗血淋头。  

工部尚书心里窝了火,回到衙门后将顾侯爷叫了过来,质问他当初是如何办事儿的:“兵部说来找了你许多次,你都以不信为由搪塞过去了?”  

顾侯爷辩驳道:“没有许多次,他起先又不说明白,只让我一个月内赶制出那么一大批兵器来,那会儿快年关了,工部的事儿多着呢,着实赶制不了!”  

前朝的兵器制造并不在工部辖区内,本朝开朝后对六部的职责重新进行了划分,其中改动最大的是工部。  

工部的屁事儿一下子多了许多,然而俸禄不见长,地位更不见长,堪称六部之中的老黄牛。  

赵尚书当然明白顾侯爷没有撒谎,工部掌管着整个昭国的屯田、水利、土木、交通、官办工业,包括但不限于兵器制造…  

一到年关,那真是忙得一个人要掰成三、四人转。  

可他气的是什么呀?  

是顾侯爷查也不查,便一口咬定民间不可能有比朝廷更厉害的鼓风技术,结果民间偏偏就是有,还被兵部给带回来了!  

如今他们整个工部都要上兵部去学习鼓风技术!  

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他老脸还有地方搁吗?  

从朝廷回来的路上,他快被同僚们笑死了!  

“我都不知该说你傻,还是你夜郎自大!”  

赵尚书七窍生烟!  

顾侯爷撇了撇嘴儿,道:“那若是换了大人你在场,你会信吗?”  

赵尚书噎住。  

顾侯爷一副我就知道是这样的表情:“看吧,谁敢信?”  

“我我我…我怎么就不会信了?”马后炮谁不会?赵尚书一本正经道,“你那会儿是没和我说,说了我早派人去县城把人请来了!”  

顾侯爷两眼望天:你编,你接着编。  

赵尚书:“…”  

老侯爷英武一世,怎的生了这么个憨儿子?  

不过话说回来,他是真不敢信的。  

兵部尚书刚与他说起民间的鼓风技术时,他还嗤之以鼻。兵部尚书那老头子也是坏得很,明明活塞风箱已经在路上了,他就是不告诉他。  

害他以为那玩意儿是兵部吹出来的,不惜与他反唇相讥,发下不少狠话,如今句句都打在了自己脸上。  

赵尚书问道:“听说是个十四五岁的丫头发明的,你那会儿不是在县城吗?可听说过这么一个丫头?”  

县城的丫头多得去了,他家里就有一个呢!  

“怎么了?你认识?”赵尚书看着顾侯爷突然变得凝重的神色,问道。  

顾侯爷摆手道:“十四岁的小姑娘多的去了,总不能随便一个就是那姑娘吧。”  

赵尚书点点头:“这倒也是,不过听铁铺的人说,她是个小农女。咱们工部这回吃了大亏,若是能找到她,势必能挽回在陛下跟前的颜面。”  

县城的小农女?  

不会真是那丫头吧?  

很快顾侯爷便果断摇头。  

那丫头大字不识一个,说她会喂猪种地还差不多,发明能碾压梁国水排的活塞风箱?怎么可能?  

顾侯爷道:“大人,依我看,那位姑娘必定是某位世外高人的弟子或家眷,不愿入世,这才没透露自己的身份。”  

赵尚书想了想,若有所思道:“啊,对了,听铁铺的人说,她好像是姓陆…还是姓顾了?”  

天色渐晚,顾娇结束了一日的诊疗,最后去看了一下顾承林的状况就准备回家了。  

“喂,你就这么走了?”顾承风没好气地问。  

顾娇淡淡地看着他。  

顾承风正了正神色,道:“万一我弟弟有什么危险。”  

“有宋大夫。”顾娇说。  

顾承风欲言又止。  

这个宋大夫一看就是新手,乐馆塌方那次他受了伤,就是宋大夫给他缝合的,缝得歪歪扭扭,难看死了!还疼了特别久!  

“不满意的话,可以转去别的医馆。”顾娇漫不经心地说罢,走到门口与宋大夫交接了一下,并鼓励地看了宋大夫一眼,“这种伤在心口的重症患者很少见,你要珍惜这个练手的机会。”  

宋大夫满心壮志:“我会的!”  

顾承风满面黑线:“…”  

你们医馆这么坑人真的好么?  

“啊,对了,账单结一下。”顾娇将一张单子扔进顾承风怀里。  

顾承风拿过来一看:“怎么又是一千两!!!不是说三弟的药费什么费才几十两吗?”  

顾娇挑眉:“这不是他的,是你的。”  

顾承风眸子一瞪:“我又怎么了?”  

顾娇坏坏一笑,目光在顾承林的身上一扫而过:“不交的话,你看着办咯。”  

顾承风:“…!!”  

姚氏与顾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