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太子妃受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蒙混过关了,开心!  

顾娇摇头晃脑,露出了与小净空同款的得意小表情。  

萧六郎:…露馅露得这么快真的好么?我不要面子的啊?  

“萧解元,萧娘子,到了。”帘子外,周管事说。  

二人下了马车,萧六郎道了谢,院子里突然传来小净空的一声嗷呜声,二人神色一怔!  

上一回小净空大闹姑婆的事还历历在目。  

今天顾娇走得急,忘了把小家伙叫醒,和他说一声自己出去了。  

要是他醒来,发现自己昨晚又没睡在顾娇的床上,那他又得觉得这一觉白睡了!  

不过,当二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进入后院时,看到的却是小净空与家里的一只小狗、七只小鸡以及一只小雏鹰在雪地里开心地玩耍。  

顾娇:…嗯?我不重要了吗?  

小净空看到了顾娇与萧六郎,他哒哒哒地跑过来:“娇娇娇娇!”  

兴奋的小声音。  

“坏姐夫。”  

低沉的小声音。  

顾娇张了张嘴:“那个,刚刚我…”  

小净空萌萌哒地道:“我知道我知道!娇娇去上香了嘛!娇娇想让佛祖保佑我长高高!”  

顾娇:啥情况这是?  

小净空的眼底仿若有星辰:“师父他老人家来过啦”  

话题转得有点快。  

顾娇愣愣地眨了眨眼,就见小净空从雪地里的一个小匣子里拿出一张纸,递给顾娇:“娇娇你看!”  

这是一张…嗯…什么?  

顾娇看不懂上面的文字。  

萧六郎看了看,也有些意外:“梁国的房契。”  

顾娇:这是炒房炒到国外去了?  

顾娇给了萧六郎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不会是你和姑爷爷为了安慰小家伙故意整的一张假房契吧?  

萧六郎指了指一个印鉴:“真房契,有衙门的公章。”  

顾娇:“…”  

顾娇从小净空口里得知师父是半夜来的,留下礼物就走了。  

顾娇问道:“那你看见他了吗?”  

小净空想了想:“看见啦!看见啦!”  

小孩子对于自己的信念总是格外坚定,只要自己想看见,没看见也看见了!  

顾娇又道:“是你给他开的门吗?”  

小净空:“是啊!是啊!”  

小孩子有时候讲起话来真的很随心所欲哒!  

主要是小净空相信是自己给师父开的门,自己还和师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小净空摇头晃脑地去玩耍了。  

匣子里还有一封信,是顾娇惨不忍睹的笔迹,信上说她要去抢头香,让佛祖保佑净空长高高,怕他一个人睡觉不安全,于是先把他抱去了姑婆床上。  

顾娇看向萧六郎:“这个总不是真的了吧?”  

萧六郎摊手:“不是我。”  

这种字他还真写不来。  

隔壁的老祭酒,终于从巨大的虚脱中缓过一口气来,他模仿名字名画手到擒来,可模仿小恩公的字差点要了他老命啊——  

索桥断裂的事闹得很大,乃至于消息根本压不住,夜里便传到了皇宫。  

那个封路通行的人也被扒了出来,是太子妃。  

太子妃放出了要去普济寺上香的消息,于是禁卫军副统领为她封路封桥甚至封锁街道。  

这事儿若在以往不算什么大事儿,毕竟皇族出行,不可能没个排场。  

只要不出事,一切皆好说。  

可问题是出了事,还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陛下表示自己坐不住了,他的怒火无处发泄,又不好去骂一个女人,于是把太子叫来御书房痛骂了一顿:“瞧瞧你干的好事!大年初一,国运伊始,你们俩就给我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你是嫌朕的皇位坐得太稳了吗?想给朕找点儿茬?”  

太子也委屈啊,那个皇室出行没点排场?何况那是太子妃,未来的昭国国母,别说她只是封了一段路、一座桥,便是她今日将寺庙封了,不允许旁人进香都不算出了差错。  

这倒不是太子偏袒太子妃,是皇室历来如此。  

这既是皇室的排场,也是皇室的规矩。  

除非太子妃微服私行。  

可那样她的安全将没有保障。  

然而如今陛下在气头上,太子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陛下继续骂道:“你就不能学学老三?人家媳妇儿是怎么办事的?你媳妇儿又是怎么办事的?”  

由于三皇子妃听从了顾娇的建议,从自家侍卫与禁卫军中挑选了大量识水性的人带去寺庙后门,索桥断裂的一霎,她即刻指挥他们下河救人。  

河流不湍急,大家又抓着索桥的木板,只要救得及时,就不会冻死在河里。  

绝大多数落水者都被救了上来,伤亡被降到了最低。  

他们之中大半是明年春闱的考生。  

可想而知若是没救上来,将会给整个朝廷带来多大的人才损失!  

陛下从前对太子妃印象非常不错,毕竟是与少年祭酒有过婚约的人,二人青梅竹马长大,那孩子如此优秀,她又能差到哪儿去?  

当初这门亲事,说起来有些不合适。  

太子是萧珩的表哥。  

他怎么能求娶自家表弟的未亡人呢?  

可温琳琅实在优秀,萧珩又过世了那么久,加上太子也确实喜欢,多方考量下,陛下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温琳琅并没让皇室失望,别看她的出身在皇子妃中不算出挑,可她的才学、胸襟、眼界、能力,远胜陛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