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返回武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雷发现,飞机还是有些偏重,这才导致了飞机起飞速度不够,差点掉进海里。  

为了让轰炸机再减轻一点重量,李雷直接把轰炸机上的重机枪给卸了下来。轰炸机上的机枪,原本有两挺。  

机头一挺,机身后面一挺。  

李雷直接就把机身后面的那挺重机枪给卸掉了。  

反正也没什么用。  

这次轰炸东京,就是一个象征性的报复。  

又不是真的准备全面轰炸了。  

属于炸完就走的性质,所以机枪的用处不大。  

在去掉机枪以后,李雷和雷夫在航母上测试了几次,都可以成功起飞。  

这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  

其他机组立刻开展训练,也都非常顺利。  

三天之后,轰炸东京的任务,正式开始。  

第一个驾驶轰炸机从航母上成功起飞的,是李雷的机组。  

虽然他不是飞行员,但是为了能够轰炸东京,他不介意驾驶轰炸机。  

轰炸机分为二十个机组,训练了三天之后,搭载了轰炸机的航母以及护卫战舰,就出发了。  

这次轰炸使用的炸弹,都是高爆燃烧弹。  

罗老大亲自把一枚岛国送给他的和平勋章挂在了一枚巨大的炸弹上,对李雷说道:“替我还给那些可恶的岛国小个子。”  

当天下午,庞大的太平洋舰队就出发了。  

十天之后,舰队到达了岛国南侧,准备发起轰炸任务。  

李雷再次和所有机组确认了一下整个计划:“轰炸结束之后,立刻往西南飞行。一直飞到武汉降落。”  

现在武汉在他们新四军的手里,机场完全可以使用。  

而且李雷还存了一个心思。  

这些开轰炸机的飞行员,其实都是战斗机飞行员。  

他们到了武汉,完全可以暂时编入自己的远征军部队。  

再让罗老大援助一批飞机,这些飞行员,就可以直接对日军进行轰炸了。  

现在他的部队里面,有三十五架飞机,有点少。  

如果让罗老大援助他三十架飞机,那他部队的空中力量,就非常可观了。  

而且马上就能投入使用。  

你看连飞行员他都召集来了。  

二十架轰炸机,那加上自己,就是有四十个飞行员。  

这人数可不少。  

第三期的飞行员培训已经开始了。  

因为前两期的效果非常好,所以现在专门成立了一所飞行学校,专门培养飞行员以及地勤人员。  

听说名字叫飞行员第一学校。  

已经开始招生了,大概有一百人。其中预备飞行员三十人,地勤人员以及维修人员七十人。  

这让李雷十分兴奋。这可是第一所飞行学校,如果培养的效果好,完全可以扩大规模。  

宁可让人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啊!  

不仅是飞行员学校,坦克学校,李雷觉得也可以办一所。  

等这次从缅甸回来,可以去一次山西,和首长聊聊天。  

到时候把自己的建议说一下。  

现在暂一师可是正儿八经的装甲部队。  

一百多辆坦克。  

而且以后坦克的数量会更多,那就需要更多的坦克兵。  

总不能老是借别人的兵吧?  

企业号航母上的轰炸机起飞了。  

一架接着一架。  

目标直指东京。  

一个小时以后,李雷的轰炸机上,甚至都接受到了东京的无线电信号。  

东京,老子炸你来了!  

又飞了五分钟,李雷就看到了海岸线。  

他们的机群,已经到了东京的郊外。  

李雷让其他飞机发现岛国的兵工厂和油库以后,就扔下炸弹。  

但是李雷的飞机,一直没有动静。  

雷夫的手已经摁在了投弹的按钮上,但是一直没有听到李雷的命令。  

李雷的目标,可不是这些兵工厂。  

他的目标,是岛国的那个破庙还有他们的那个破王宫。  

“李先生,我们的炸弹不扔下去吗?”雷夫有些奇怪。  

其他飞机上的炸弹,可是已经扔的差不多了。  

李雷嘿嘿一笑:“雷夫,你知道岛国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吗?那个地方是一处破庙,我准备把炸弹扔到那里去。”  

破庙?雷夫一愣,庙是个啥?雷夫显然不懂李雷话的意思。  

雷夫不懂不要紧,李雷懂就行了。  

他的飞机飞了半个小时以后,李雷终于发现了那个地方。  

此时岛国地面上的高射炮已经发现了他们,开始了猛烈的攻击。  

猛烈的炮火在李雷飞机旁边响起来,震的整个飞机都在摇晃。  

李雷左侧的一块玻璃,甚至都被震碎了。  

“李将军,敌人开始发射高射炮了,我们必须投弹然后拉升高度!”雷夫指着天空中的云彩说道:“我们得躲到云层里去!”  

李雷努力的驾驶着飞机:“雷夫,放心吧!咱们一定能够成功飞到武汉去的。如果这次我不炸一下那座破庙,那我会非常遗憾的。”  

这可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了。  

如果不轰炸,以后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按照现在的情况,轰炸他们的王宫估计是不行了。  

那边的火力,肯定更密集。  

轰炸机就这么飞过去,很有可能被击落。  

李雷决定,炸掉岛国的那座破庙就撤退。  

看到目标之后,李雷咧嘴冷笑了一声,特么的,老子直接干掉你的破庙,看你还神气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