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准备劫火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既然是丁伟的人,那就没必要客气了。  

李雷直接开门见山:“老洪,你现在手下有多少人?我们可能需要你的人,帮我们运送一批物资。”  

刘洪说道:“刚才来的时候,王强已经把大概意思和我说了。我这里没问题,完全服从两位团长的安排。现在我拉的队伍,有四十多人,都很可靠。”  

四十多人?  

这人手不够啊!  

李雷拧着眉头思索着。  

还不知道这批武器的具体数量。  

但是从那封电报上可以看出来。  

绝对不少。  

如果只有四十多人,很难在短时间里面把武器运走。  

李云龙也觉得人不多。  

“老洪,四十多人,这运送武器,有点勉强。”  

刘洪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嘿嘿,两位团长所有不知,人虽然只有四十多,但是我还有车呢。”  

“车?”李雷一愣?  

“对,我以前搞到了三辆鬼子的卡车,藏起来了。明天我去试试,应该还能开。”  

三辆卡车!  

听到刘洪的话,李雷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如果是这样,那运送武器就方便多了。  

这几天的时候,就是雷和李云龙一直就没出门。  

等着王强的消息。  

本来李雷和李云龙准备出城查看一下城外铁路沿线的地形的。  

刘洪告诉他们,根本就不用。  

这一带的地形,他刘洪闭着眼睛都知道。  

别说刘洪,就是王强,也对长治县城外面一带的地形熟悉的很。  

扒火车的如果地形都不清楚,那就是找死。  

鲁汉也加入了进来。  

当他知道刘洪参加了八路军的时候,都惊讶的不行。  

我说怎么洪哥突然消失了呢,原来是参加八路军了。  

早说啊,如果知道他去干八路军,自己铁定跟着去。  

这干苦力,哪有打鬼子爽快?  

王强这两天在洋行特别勤快,中午都不回家了。  

一直在招呼苦力干活儿。  

这次洋行往太原运送的东西不少。  

三十个苦力,足足搬了两天。  

把货物都从洋行搬到了车站。  

洋行的三掌柜是个头脑简单的日本人。  

只知道想着法子捞钱。  

对洋行的事儿一窍不通。  

而不会运营。  

全靠王强支撑着。  

看到王强这两天这么卖力,累的满头大汗。  

这个鬼子的三掌柜十分感动。  

还奖励了王强一瓶清酒。  

这天晚上,一列火车缓缓的驶进了长治车站。  

这列火车的停靠根本就没有时刻表。  

事先只有站长知道消息。  

还有就是长治县城宪兵队队长冈村。  

从这天早上开始,长治县城就开始戒严。  

特别是火车站,冈村几乎把所有能派的兵力都派过来了。  

七十多个日军,还有特务队,再加上保安团的一个连,加起来能有两百多人。  

把车站围的严严实实。  

晚上的时候,洋行接到通知,立刻召集人,把车站的物资搬运到火车上。  

睡的正香的鬼子三掌柜十分恼怒。  

大晚上的打电话,这还让不让人睡了!  

冈村,你不就是一个少佐嘛,瞧把你能的。  

咱俩可是同学,谁不知道谁呀?  

上学那会儿,你被几个女人堵在厕所,还是我救的你。  

现在你仗着自己是宪兵队队长,居然也指挥起我来了。  

我可不属于你们的军队。  

我来这里的是为了赚钱的。  

你们这群只知道圣战的莽夫,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人生。  

鬼子的三掌柜山本,骂骂咧咧的起床。  

让人赶紧去叫王强。  

半夜接到消息的王强,立刻就意识到,这肯定就是李雷说的那辆火车了。  

报信儿的人一走,王强立刻就找李雷和李云龙他们合计。  

还有刘洪和鲁汉他们,都悄悄的过来了。  

晚上是个好时间,更容易隐藏。  

召集苦力去搬货物,正好可以让李雷他们几个人混进去,趁着夜色,摸到鬼子的火车上察看一下。  

如果真的是武器,那就等火车开出车站后,把火车给劫了。  

王强带着四十个苦力着急忙慌的感到了车站。  

李雷和李云龙、刘洪他们,都混在里面。  

洋行的三掌柜已经等在了火车站。  

刚才冈村刚刚痛骂了他一顿。  

说他办事不利。  

都这么半天了,那些苦力居然还没来。  

耽误了火车的出发时间,他们谁都担待不起。  

冈村这几天感觉非常的不顺利。  

整个人都不好了。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他会遇到烦心事儿。  

前几天本来能抓到的几个毛猴子,就因为寺内勇瞎指挥,结果用手雷引起了火车站仓库的火灾。  

那几个飞贼跑了不说,还损失了一批货物。  

幸好抢救及时。  

如果整个仓库着火,那他冈村就必须切腹自尽了。  

八嘎!  

能活着,谁愿意去切腹?  

寺内勇这个家伙走了,本来以为没什么事儿了。  

结果今天大早上的就接到太原方面的电话。  

凌晨三点啊!  

他正在被窝里做美梦呢。  

结果电话响了。  

说有一辆运送重要军事物资的火车晚上会在长治车站停靠,让他立刻派兵把守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