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出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明本以为陆离和他是同一种类型的穿越者,都是在前世只是普通人。  

但方明发现自己错了,普通人没有这种本事,最多靠着前世的知识在这个世界博得不小的前程。  

陆离不一样,他是想要推翻这个世界秩序,创立新的秩序。  

能做出这种大事的人,前世绝对不是普通人。  

想到这里,方明再次问道:“陆先生难道你是未来世界的人。”  

陆离确确实实是穿越者,或许人家不是和他一个时代的人,而是来自未来。  

未来的人类可能已经进军神秘领域,所以陆离才如此厉害。  

陆离笑着摇摇头,说道:“都不对,我是二零一八年穿越的,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和你不同,我是主动穿越的,说起来你的穿越变成方明还和我有很大的关系。”陆离神秘一笑。  

“原来是你带我过来的!”方明瞪大了眼睛,能够带人穿梭世界,那么修为该有多强啊!  

“那你能带我回去吗?”方明问道。  

这个世界虽然拥有神秘莫测的力量,但他还是觉得在原来的世界安全一些。  

“不能,先不说你的肉身能不能受得了虚空乱流,而且时间流速也可能不一样,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陆离说道。  

方明看来是理解错自己的意思了,以为是自己无意间让他穿越的。  

那就将错就错吧,方明这小子值得培养。  

他的体内似乎有一个奇妙的东西,本质和这个世界的才气相似,但又比才气高许多。  

日后或许可以封他为文昌帝君,掌管北斗星域,以及人间文道。  

将才气由诸圣把持,变为文昌帝君掌管,把儒家彻底管辖在道家神系之下。  

以后的读书人拜文昌帝君就可以了,免得再生祸端。  

“好吧!”方明有些失落。  

“怎么样,要不要考虑我上次的提议,加入我们怎么样。”陆离似笑非笑,“我可以给你封神。”  

“你现在的实力只能弄个土地神位,增加五百年的寿命,以后也有机会晋升。”  

“而成神之后会有一个阴土,可以将你亲人的魂魄接过来,这样就不用忍受生离死别之苦了,”  

“我…”方明沉思一会,最后毫不犹豫答道,“我加入。”  

没办法,长生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一个小小的土地公就能拥有超越半圣的寿命,那些儒生也是这样投靠过来的吧。  

五百年只是基础,往上会更高。  

而且更加令方明看重的是阴土的功能,阴土相当于神祗的大本营,神灵可以自行招收手下。  

若是日后小环姐寿元耗尽,他也可以将小环姐收为自己的手下。  

想到这点,方明同意了。  

他倒也不怕陆离会坑自己,他所有的秘密陆离都知道,若是想对自己做什么事情,恐怕也不用拐弯抹角。  

陆离怎么说也是自己的‘老乡’,他不在意自己所谓的秘密,方明在他面前不用隐瞒秘密。  

若是到了儒家阵营就不一样了,自己怎么说也是外来者,被人发现终究是个问题。  

思来想去,方明还是觉得呆在老乡旁边比较好。  

至少没有人在意自己的过去。  

而且这个世界的儒家仿佛像是某种宗教,诸圣说什么都是对的,学习东西必须要拜过圣人才行。  

、儒道百年无新圣是有原因的。  

好的东西没有多少,倒是一些糟粕倒是做的有模有样。  

“好,过段时间再给你封神,现在徽州土地已经封满了,等打下新的地盘再给你。”陆离说道。  

除了陆离自己决定的人以外,其他人要想获得神位只能够通过立功。  

若是小功劳加上服役一定年限者,可以被封为阴兵,享两百年阴寿;再上则是阴差。  

土地公的配置便是这些。  

城隍一般都有左右判官作为副手,以及阴兵长官。  

普通士兵进阶之路便是这些,如果功劳大的话,也可以直接晋升为土地公。  

太平道弟子按照修为和功劳划分神位。  

五十万大军集结,天空中忽然出现紫霞瑞气,陆离静静站在祥云之上,道袍飘飞,一副有道真仙的卖相。  

陆离旁边是王腾,王腾坐在一辆华丽冒着浓浓蓝火的马车之上,头戴冠冕,身穿朱红华服。  

身后是一片漆黑的乌云,乌云之中隐隐有兵马咆哮之声,似乎下一秒就有百万阴兵冲过来。  

王腾的身后正是州城隍阴土,里面隐藏着上百万大军,白天战斗力不咋地,但是晚上出没就厉害了。  

陆离左侧盘着一条五爪金龙,身躯遮天蔽日,神威凛冽。  

身后站着李文英和姜文川两人,姜文川经过李文英的说服,终于答应加入陆离的阵营。  

当初见识到陆离的力量,姜文川心生绝望,这绝对是一个可以跟圣院抗衡的大势力。、  

就在他想一死了之之时,李文英出现了,并且带来了陆离的意见。  

以后道法隐世,人神分居;他不毁灭任何一家道统,以后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谁有能力,谁就能掌握国家道统。  

儒家以后肯定会存在,只不过没有了现在那般统治力,  

当然,现在的儒家肯定是要改良的,如果还是教条横行,定于一尊的话,那就别怪陆离无情了。  

姜文川略微思考便答应了下来。  

儒家的缺点其实许多有识之士并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