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证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燕赤霞的话,陆离笑道:“你是天下第一剑客,而我只是无名小辈,人家打败你还能获得名号,打败我什么都获不得。”  

“哎!此人名利心极重,还是太年轻了。”燕赤霞摇头轻叹。  

燕赤霞对天下第一剑客的名号不感兴趣,他更在意的是修为的精进,而不是获得了多大的名头。  

况且,两个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燕赤霞是明面上的当世第一强者,金丹期高手。  

而夏侯说到底只是一介武夫而已,两人看似只是第一与第二的差距,实际上差距天差地别。  

燕赤霞以前对名利之事也颇为感兴趣,修道有成之后,也曾想铲除世间丑恶。  

但年过半百之后,对世间失去了信心。  

于是辞掉职务,隐居修炼,从此不管世事。  

两人聊得极为投机,陆离的道路和燕赤霞不同,但是也对燕赤霞极有启发。  

特别是陆离的金丹大道理论,让燕赤霞大感兴趣。  

期间,夏冰以及庞勇过来向两人道别。  

庞勇面带紫色之气,似乎修炼紫霞神功有成,行走步履沉稳,隐隐有大将之风。  

庞勇看着陆离等人说道:“陆道长,燕大哥。我要向你们道别了。”  

“去哪?”燕赤霞疑惑的问道。  

庞勇和夏冰相视一笑,随即说道:“我们两个决定浪迹天涯,降妖除魔。”  

燕赤霞闻言一笑,说道:“祝你们一路顺风,降魔者的天职不能丢,但是也要保存自己为前提。”  

陆离听完颇为认同。  

同时也明白了燕赤霞的性格。  

燕赤霞和九叔不同。  

九叔是那种遇到妖魔除之而后快的人,与妖魔势不两立。  

但燕赤霞不一样,他不屑与妖魔为伍,但是也不想管妖魔的闲事。  

燕赤霞已经过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龄。  

当初他也是和妖魔势不两立,但现在也学会了无视。  

原著中燕赤霞和妖魔同住兰若寺附近,他与树精姥姥定下和平共处,互不干扰的约定。  

有时候树妖姥姥派来的女鬼,在燕赤霞附近杀人,燕赤霞也不为所动。  

说明燕赤霞不是那种正义感过剩的人。  

但这样并不代表燕赤霞就是一个坏人。  

这些人可能在他看来是该死之人,或者说命中该有此劫,毕竟色欲熏心,自己找死也不怪别人。  

但是面对心地善良,犹如赤子的宁采臣,燕赤霞就显得很热心。  

帮助宁采臣脱离危险,同时杀掉树精姥姥,去黑山老妖那里抢回小倩。  

由此看来燕赤霞做事有自己的原则,该死的人他也不会救。  

但是他认为不该死的人,也会尽力去救。  

送走庞勇两人之后,燕赤霞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陆离。  

“这是…”陆离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个黑色鹅卵石,样子很普通,像是从地上随便捡的。  

但是透过灵识,陆离可以发现里面有着蛋黄一般的物质,并且散发着极为浓重的阴气。  

“多谢道友!”陆离抱拳道。  

这个东西就是石中黄子,炼制月华丹最重要的材料。  

“不用多礼,这东西对我没用,还不如给你呢。”燕赤霞摆了摆手。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燕赤霞站起身来,向众人道别:“见过老朋友之后,我也差不多该走了。”  

“燕大哥你去哪?干脆留下来住几天。”王生挽留道。  

“浪迹天涯,随便找个地方隐居。”燕赤霞说道。  

“道友,下次再会。”燕赤霞对陆离说道。  

和陆离之间的交流,让燕赤霞有所收获,眼界大开。  

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炼气修仙,同样也有另一条金丹大道。  

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是超脱成仙。  

同时,燕赤霞收起了对陆离的轻视之心。  

原本看到陆离什么都不懂,并且年纪轻轻的样子,燕赤霞对他不放在心上。  

认为陆离只是一个运气极好,误打误撞成道的后辈而已。  

但经过刚才短暂的交手,以及道法的交流之后。  

燕赤霞开始把陆离当做一个道友,放在平等的位置来看待。  

“燕兄慢走,来日再会。”陆离拱手道,“等下次再见面,我可要向你讨教道法咯。”  

“可以!”燕赤霞随口说道,反正他也找不到自己。  

陆离没有挽留,按照剧情的惯性,燕赤霞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兰若寺隐居下来。  

燕赤霞走了之后,陆离也随之和王生道别。  

现在材料已经准备好,是时候炼制月华丹了。  

陆离回到家中,坐在三足两耳的丹鼎面前。  

仔细看着月华丹的丹方。  

月华丹是培养灵识的丹药,具有不可思议的妙用。  

炼制材料是铅汞五石代表的阴阳五行,火是光明炽盛火焰,而水不再是药剂了,而是另一种物质——河中黄子里面的阴性物质。  

月华丹增强灵识不仅仅是服下丹药就可以了,那样的效果极弱,甚至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石中黄子里面的蛋黄物质,是河流源头三千年的水汽凝结而成。  

里面含有大量的阴气,如果贸然服用的话,其中阴气会在一瞬间将身体冻成冰块。  

同时,为了有效的强化灵识,其中会用到一种炼丹手法——证丹。  

所谓证丹,就是在炼丹的时候。  

观察丹药阴阳五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