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一年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人来到客栈面前,张正道等人还在和茅山道士对峙。  

原来其他茅山道士发现情况不对,想要上前去查看,但是被张正道等人拦住。  

于是众人就对峙到现在。  

茅山道士忌惮张正道的枪,张正道忌惮茅山道士的道法。  

双方都比较客气,没有闹出什么流血事件。  

这时,一个年纪比九叔小一点的中年道士走了出来,说道:“师兄,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九叔没有说话,眼神扫过千鹤身后的身影。  

顺着九叔的目光看过去,千鹤的身后站着一具尸体。  

尸体面色发白,胸口有一个黑色大洞,额头贴着一张黄符。  

看到尸体样貌的那一刻,众茅山道士大惊失色,说道:“怎么是大师兄?大师兄死了?”  

尸体正是石坚,虽然石坚作恶多端,但怎么说也是茅山的大师兄,九叔想了一下,决定带回来安葬。  

九叔和千鹤向众人解释由来,听到石坚父子作恶多端,贪图陆离财物时,众茅山道士皆是一脸羞愧。  

摊上这么一个大师兄,众人也是没有办法。  

再加上外人在面前,他们觉得更加羞耻了。  

他们倒没有怀疑过九叔的说法,但是结合石坚平时的行径,石坚作出这样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哎,既然人都死了,那么就好好安葬吧。”中年道士长叹一口气,没有说什么。  

之后的日子,陆离一直在九叔家里居住,除了让张正道陪在身边以外。  

其余的护卫让他们把菁菁送回去,随后便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  

千鹤在这边待了一会,等张正道的弟弟过来,千鹤和陆离告别之后,张正德带他投军阀去了。  

陆离一边修炼,一边总结了一下这趟的收获。  

这趟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结丹功法——九转还丹真要诀,以及两个丹方,少阳丹和月华丹。  

除此之外,便是石坚的两门神通,闪电奔雷拳以及木桩大法,还有凑出来的万法归宗。  

这些便是陆离这趟的收获万法归宗记载着茅山大部分法术,五雷掌和太上感应秘术也在其中。  

看完万法归宗,陆离觉得茅山真不愧是以入世修行为主的门派。  

其中对敌杀人的法术很少,最多的是济世安民的法术。  

比如止血法,止肚痛法,解百毒法等等。  

其次便是驱鬼御魔的法术,比如金光咒、金光八卦、上清神雷,五雷掌,赶尸术等等。  

其中大部分陆离用得上,但是不怎么想修炼。  

这些法术了解一下,会释放就可以了,不必深入研究。  

陆离最想学的是金光八卦,以及石坚两门神通。  

可惜的是自己还在胎息后期,根本学习不了,只能等到感应期再做决定了。  

时间渐渐流逝,不知不觉陆离已经在九叔家里呆了一年。  

这一年,陆离日以继夜修炼,不仅稳固了境界,同时把自身法力提升至圆满,提升到不可再提升的地步。  

九叔家里某个客房之中,一名年轻人坐在灰色蒲团之上。  

年轻人大约二十五六岁,剑眉星目,一头长发如黑色瀑布般披在身后,身穿黑底白纹的道袍。  

可能是常年不见天日的关系,皮肤显得很白,但又不是那种不健康的惨白。  

陆离蓦然睁开双眼,犹如星辰的眼睛闪过一丝金光。  

此时的陆离气质大变,整个人锋芒毕露,凡人跟他目光接触,便有种刺痛双目的感觉。  

这是胎息境修炼到圆满,法力大增的标志。  

因为即将迈入感应期,诞生灵识,所以给人一种锋芒毕露的感觉。  

“寿命不到三年了。”陆离长叹一口气。  

距离感应期只差临门一脚,但这临门一脚何其艰难,九叔也是徘徊了五六年才得以进入。  

越到这关键的时刻,越是要凝神静气。  

不知为什么,陆离总感觉有些心浮气躁,静不下心,连入定功夫都没用了。  

想到这里,陆离干脆出门走走,散散心。  

陆离的心态还算不错,并不是所有人得知自己的寿命还剩下三年,还像陆离那般平静。  

其他人要么疯狂享乐,要么自暴自弃,像陆离这么平静淡然倒是很少。  

此时日头高照,刺目的阳光透进窗户,形成一道金色光柱,给冰冷的房间带来一丝温暖。  

陆离起身伸了个懒腰,打开房门。  

面对阳光,陆离眯着眼睛,似乎有些不适应光线。  

“陆师叔,你出来啦。”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  

陆离回头一望,竟然是秋生和文才两人。  

“哈哈,你们也在啊。”陆离笑道。  

秋生挠挠头,说道:“早就过来了,只不过看到你闭关,所以不想打扰你。”  

“原来如此。”陆离点点头,随即看着两人,“走,带我去找你师父。”  

“师父有事出去了。”文才说道。  

“哦?又给人做法事去了?”陆离疑惑的说道。  

茅山道士可不会像他一样整天在家呆着,一般都会外出替人做法事,看风水之类的。  

一方面为了维持生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修行。  

“不是,是准备婚事去了。”文才有些不好意思笑道。  

陆离瞪大了双眼,自从杀死石坚之后,有一只女鬼看上了九叔,一直缠着九叔。  

难道九叔答应了?  

想到那只女鬼一脸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