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邀请婉仪的帖子,虽然是定安侯府三姑娘秦敏欣下的,可暗地里做主的却是她母亲,定安侯府正儿八经的世子夫人。  

只因侯府的嫡长孙已经十六岁了,正是到了说亲的年龄。  

世子夫人为了给儿子择一个好姑娘,又不敢如同皇家一般,明目张胆地来。  

这才借着举办赏花会,打着女儿的名义,广邀贵女的。  

再说这秦敏欣是侯府世子的嫡女,因为上面有两个疼爱她的哥哥,所以她在侯府里,一向都是横着走的。  

本来府里除了她,还有个大姑娘。  

可是这大姑娘最近定了亲,实在不好举办此类聚会,这才将主意打到了秦敏欣头上。  

再说秦敏欣今天能叫婉仪过来,纯粹是听了她二哥秦明朗的怂恿。  

不过当她看到婉仪,居然还带着她庶姐来的时候,那脸当即就冷了下来。半点儿脸面都没给她们留,直接扭头就走了。  

徒留婉仪和杜芙在那里,尴尬不已。  

婉仪没想到,这侯府姑娘竟然如此随心意。  

不过脸皮一向堪比城墙的她,想着既然来了,就不能白跑一趟。  

是以她亲热地挽着杜芙的手,兴高采烈地在园子里地逛了起来。  

园子里菊花烂漫:  

有花蕊是白色的白菊,有黛紫色的紫菊,还有名贵的墨菊、复色菊,以及被称为帝女花的秋菊…。  

各种各样的菊花争奇斗艳。  

比菊花更精致靓丽的,是前来参加赏菊宴的女孩子们。  

今天来的女孩子,除了跟秦敏欣相好的女孩子外,其余的俱都是些十三到十五岁的女孩子。  

有些是秦敏欣不认识的,遇到这样的人,不合她眼缘,她一概不招呼。  

那些女孩子们虽然弄得面红耳赤的,但想起临行前长辈们的叮嘱,倒没有一个赌气离开的。  

因为婉仪和杜芙,从来没参加过这种聚会。  

是以,很快就有女孩子上前打招呼:“咦?这两位妹妹,是哪个府的?”  

婉仪大方回应:“我是荫宁伯府的二姑娘,我叫杜婉仪。”  

婉仪才开口,那个身着百褶裙的女孩子,就惊呼起来:“天哪?你们竟然是荫宁伯府的姑娘!”  

她的声音说大不大,却招来了不少的贵女。  

大家都好奇地围拢了过来:  

“咦?三妹妹居然给荫宁伯府下帖子了?”  

“不会吧?就荫宁伯府的姑娘,怎么入得了三姑娘的眼?”  

“该不会是混水摸鱼混进来的吧?”  

这个头戴蝴蝶展翅金簪,身着石榴裙的女孩子一开口,众人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越发把杜芙和婉仪围得水泄不通的。  

婉仪无奈扶额,随即从怀里掏出请帖打开,举起来,原地转了一圈后,这才缓缓开了口:  

“我堂堂荫宁伯府的姑娘,即使再想攀龙附凤,又岂能做这种,不要脸面的事情?”  

她站在人群里,如同鹤立鸡群,面上带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众人被她那突然迸发的气场,小小地威慑了一番,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  

那个石榴裙女孩,硬着头皮冷笑了一声:“听说荫宁伯府宠庶灭嫡,”说到这里,她突然眼前一亮:  

“喂,你们说说,眼前的这位姑娘,到底是庶姑娘,还是嫡姑娘?”  

众人一听,重新拾起好奇心,叽叽喳喳了起来。  

杜芙蹙眉望向那石榴裙女孩:“这位姑娘,请你不要抹黑我们荫宁伯府!”  

“去!”石榴裙女孩觉得自己,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婉仪知道这事要是解释,只会越描越黑。她懒得跟她们废话,直接一拉杜芙:“走,咱们去别处逛去。”  

“不准走!”石榴裙女孩撅着嘴,挡在了婉仪和杜芙面前。  

杜芙冲着她淡淡一笑:“陈姑娘,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陈姑娘何必这样步步紧逼呢?”  

石榴裙女孩如同一只,意气高昂的大公鸡,哪会放跑手里的猎物:“怎么,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荫宁伯府里的龌龊事,既然能做,为什么就不让人说了。”  

杜芙凑近那女孩子,淡淡问了一句:“令兄和令姐两人还好吧?”  

她声音虽小,可在那位陈姑娘耳里,却如同惊雷一般,瞬间就把她本就如雪般的小脸,炸得更加惨白。  

这位陈姑娘,正是陈首辅家的孙姑娘陈傲雪。  

上辈子这位陈首辅家爆出的丑事,几乎生生地毁了陈首辅一家。  

虽然此事最后得以澄清,但是陈首辅家的声誉和尊严,是再也拾不起来了。  

算算时间,此时正是首辅家,丑事蓄势待发的时候。  

陈傲雪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姑娘,为何知道她家的事情?不知如何作答,一时愣在了那里。  

杜芙退后了一步,跟陈傲雪拉开距离,这才淡淡笑了笑:“陈姑娘,是不是可以让一下?”  

陈傲雪呆呆退到了一边,就那样看着眼前,如同这黄金菊般,灿烂的两个女孩子,从自己面前从容走过。  

“陈姐姐,你怎么啦?”有女孩子过来,拉了拉陈傲雪。  

陈傲雪这才回过神来,不禁冲到了杜芙面前,气急败坏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杜芙扬起白净的脸蛋,有些得意地提醒她:“你放心,我不是长舌妇,不会说出去的。”  

她说完,用眼风扫了扫,后面跟来的贵女们。  

陈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