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手感很好(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怪物,拼命朝它射击,用炮轰击,可是那怪物刀枪不入,还打机枪打*炮,一边还击一边照样隆隆朝前压来德国士兵一看这巨大怪物就要把自己碾成肉饼,吓得抱头鼠窜,只好躲在战壕里求上帝保佑这些钢铁怪物轻而易举地进入德国地的纵深,给德军带来极大的威胁”

“这种巨大的活动钢铁垒,就是英国首次发明并投入战场的‘陆地巡洋舰’——坦克它有28吨重,乘员8,侧外呈棱形,在两侧炮塔上共装有两门口径为75毫米的老式大炮的几挺机枪,采用过顶的重金属履带,刚性悬挂,最大速度为6000米/小时没有什么通信设备,带有几只信鸽,必要时就靠信鸽去联络……”

“这次参战用的59辆坦克是在军方极其秘密情况下运到前线的有10辆因有机械故障留在后方作‘预备队’,有32进入战斗出发地,其14辆按时出发,9辆晚了一些时间,有5陷入泥潭内难以自拔,只有9辆冲进德军阵地,向纵深突进13千米成功率只有15%,可是那壮观威风的场面给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使过去攻不动的德军阵地一片混乱,被英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一部分;而英军士气

大的鼓舞从此,坦克在战场上的价值被军事家承T纷纷研究,很快坦克就成了陆战主兵器

“英国人发明的坦克,为什么第一批称为‘陆地巡洋舰’呢?据说有这样几个原因当时英国在世界称雄是靠海军,海军最漂亮最有威力的是巡洋舰坦克一问世,就好比威力强大的巡洋舰,因此就叫‘陆地巡洋舰’;另一个原因,当时坦克上应用的炮和机枪都是从巡洋舰上拆下来装到坦克上的,由海洋走向陆地,因此把坦克称为‘陆地巡洋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又叫坦克呢?据说英国人为了保密,在将这批坦克运往前线时,所有包装箱上都写‘水桶’的名称,英字‘桶’翻成古就是‘坦克’,后来人们都把‘陆地巡洋舰’称为坦克”

“历尽数时间的发展后,坦克在古地球的第二次世界得到了完美诠释,德军的钢铁洪流演绎了无数的经典战役,而坦克也在战争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坦克依然是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热兵器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头脑清醒,富有理智,逻辑性无懈可击的军事家认为坦克将会被淘汰,宣称坦克将会被停放在博物馆,他们的理论很简单,认为反坦克炮足够消灭坦克密集的编队,就像古地球第一次世界大战机关枪完全克制骑兵一样……”

“可惜,这些逻辑性极强的理论分析很快被血的事实推翻,古地球的若干次战斗证明,坦克是一种无法代替的地面进攻武器,因为,道理很简单,笨拙的坦克虽然目标庞大,但是,他是活动的,而反坦克炮阵地显然是无法活动的,就像我们现在的粒大炮一样,不可能任意的拖到每一个角落,最为关键的是,坦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集优势的兵力突破薄弱的防线,它进攻目标的时候选择性和灵活性非常大,这是无法预测的……”

“一直到二十三世纪,坦克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大家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图片明显的看到坦克的发展和变迁……”

“嗯,就这种蟑螂一样的坦克,看到没有,二十三世纪的时候,坦克已经向多样性发展,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其实,这个时候,机甲已经出现了雏形,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机甲是唯一可以替代坦克,而且比坦克更优秀的一种地面攻击武器,和坦克比起来,机甲更具灵活性,不受地面环境影响,无论是高山峡谷还是江河湖泊,都无法阻挡机甲的脚步,直到二十四世纪,坦克才彻底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严格的说,坦克从来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因为,机甲就是坦克,坦克就是机甲……”

……

课堂上的学生听得如痴如醉,钱老先生结合图片的讲课非常形象,特别是这些看惯了星级战争的学生突然看到那数千辆铁甲洪流的大型地面战争,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古地球的战争和现代的宇宙战争比起来更为残酷,占领每一寸土地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而现代的宇宙战争,只要攻破了外太空的军事防线,基本上,整个星球也就等于屈服了,虽然会有零星的抵抗,但是,和古地球动辄数百万部队在正面战场上对抗的场面几乎是不可能出现了

一艘巨型宇宙战舰的破坏力是惊人了,如果不是人类对宇宙战舰的舰炮设定有着严格的规定,那么,一艘宇宙战舰毁灭一颗也并不是不可能

“好了,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钱老师,我有问题!”

钱老先生话还没有落音,坐在邹川身边的女孩猛然站了起来,高举起一只白嫩略带婴儿肥的手臂大声喊道

“请说!”钱老先生慈祥的点了点头,他的脾气可是出了名的好

“我想知道,如果我现在驾驶一辆坦克,可不可以战胜一架现在的机甲?”

“啊……咳咳……就是这问题?”钱老先生咳嗽了几声

“你不是说,有问题就问吗?”女孩理直气壮的看着钱老先生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比如,如果你驾驶一辆坦克,通过伪装埋伏在某一个地方猎杀一架先进的机甲理论上也是存在的,当然,这也是指理论上,因为,以前的坦克配置的武器系统都无法和先进的机甲相比拟,如果遇到一个经验丰富的机甲师,想要猎杀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