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眼睛(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青山的速度恐怖,身形犹如利剑,贯穿虚空,向着那些一劫境魔修暴射而去。  

在刚刚那一瞬间,魔修们组成的玄旗微光大阵的防御已被陆青山飞剑摧毁,他们也不敢再报侥幸心理。  

“退!拉扯!”黄杨大吼道,同时释放自身法域。  

青灰色的法域猛然间扩张,短短数息,便是将他附近的天地覆盖而进。  

“法天象地!”黄杨深吸一口气,施展法域神异。  

他知道,此刻唯有施展手段才能将陆青山暴涨的气势给打压下去。  

只见他的法域之中波动骤起,下一刻,便是有道道流光猛然凝聚于黄杨的头顶。  

那流光如同瀑布倒挂,最后尽数从黄杨的天灵盖没入他的体内。  

这是通过法天象地,将法域这方天地的力量尽数加持于己身。  

随着流光消失,那黄杨的头发猛地变成了法域之光相同的青灰色,而他的元力底蕴,也是出现了巨大涨动。  

恐怖的威压呼啸天地间。  

只是实力获得提升的黄杨,盯着疾驰而来的陆青山,眼中虽然满是杀意,却也没有是敢悍然向前。  

因为此刻陆青山的气势太过恐怖,双目绽放杀意,如同利剑,锋芒湛湛,元力更是澎湃,如同真龙附形。  

“合体境,元力冲霄也就算了,还有真龙之影流动,这等异象,古往今来有谁有过?”  

黄杨心中的忌惮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们心魔一族,许多人是以人族之躯为一道分魂。  

所以他们对于人族的修行体系那是切身体验过,对人族修真的理解也就远胜其它魔族。  

正因为如此,黄杨就更明白陆青山的可怕。  

他没有想到,人族中会有修士走到这般恐怖地步。  

黄杨心中万分凛然,可谓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陆青山越为强大,那他们的功劳也就越大。  

惊的是,陆青山既然敢一骑当千,对他们主动发起搏杀,足以说明陆青山是有底气,无惧他们,让他不得不戒备起来。  

“退!”黄杨命令道。  

黄杨附近的一众一劫境魔修毫不犹豫,纷纷施展法域,以法域力量加持己身,向后退去。  

他们在这之前早就判断过了,陆青山虽是攻伐无双,爆发力极强,但长时的遁术与他们相比也就在伯仲之间,甚至是弱他们一筹。  

毕竟一个大境界的修为碾压摆在那。  

这也是他们敢于拉扯陆青山的底气所在。  

让他们吃惊的事情发生了,陆青山速度再涨,遁光璀璨,在虚空中绽放。  

“什么,他的遁术怎么提升了如此之多?”黄杨惊呼道。  

不只是他经验,所有人都是变了脸色。  

但等不及他们想通其中的缘故,陆青山的法域在此时已经是释放而开。  

紫金色的法域充斥天地,将他们笼罩于其中。  

这才是陆青山发起冲势的目的所在。  

合体强者,在自身法域之内才是最强的,但是法域的范围又是有限的,刚刚的距离释放法域,并不足以将这些魔修笼罩在内。  

所以,陆青山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拉近距离。  

“他的法域范围怎么如此宽广?”黄杨震惊,心中有种荒谬的感觉。  

因为这个距离,他们的法域还未能触及陆青山,陆青山的剑域却已经是囊括在内。  

“一个合体修士,法域范围竟然比我等一劫境的还大?”  

他们惊悚了。  

但是陆青山已经冲来了。  

如同天神下凡,手持炽红龙雀,大开大合,扑杀向距离他最近的一位一劫境魔修。  

那位一劫境强者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仿佛呆滞了一般猛地僵在了原地。  

下一刻,陆青山的龙雀就是贯穿他的身体,从他肉身内部摧毁一切。  

而后,他的身躯便是炸开。  

血液与残肢碎体一起飞溅而出。  

一位一劫境魔修就这么毙命!  

“怎么可能?”在附近的另一位一劫境魔修被骇到脸色苍白,转身就逃。  

这还是合体境修士吗?居然就这么轻易斩杀了一位一劫境同伴?  

他并没有注意到,就在同伴炸开的身躯中,一枚纤细狭小的透明小剑飞出,然后飞回到陆青山身体中。  

它的剑身锐而薄,极其不显眼,很难注意到,但是细看又会发现其神光流泻,绝然不凡。  

由胎光、幽精、爽灵三枚九炼心剑融为一炉而锻造出的究极心剑,先陆青山的龙雀一步,斩于那一劫境魔修元神之上。  

元神被斩,那魔修顿时浑浑噩噩,好似痴呆,也就被陆青山一剑取走了性命。  

“刚才不是追的很起劲,现在怎么又想逃了?”  

“但是,你们现在还逃得掉吗?”陆青山喝道。  

“法天象地!”  

他在此刻,也同样施展法天象地神异。  

那一瞬间,法域之内风气云涌,有磅礴浩瀚的力量从剑域这方天地中源源不断的涌出。  

陆青山体内爆发的元力波动,短短数息便是猛地再涨一截。  

原先七十万的元力底蕴,在此时已经是临近八十万!  

在这一刻,被陆青山剑域笼罩在内的所有魔修,都惊骇欲绝的感觉到,自身所释放的法域仿佛凝滞。  

这是法域受到了压制的象征。  

法域拥有压制敌人的能力,修士唯有拥有法域才能抗衡。  

即使是以陆青山之能,在六境的时候,他也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