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镇魔之威(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甲魔修虽然已经身死,但在临死前,在陆青山的刻意放水之下,他还是将那一句“有人族修士攻城”给传了出去。  

在他的这一句警示之下,羽魔城中的建筑中,立刻是有许多身上气息强大至极的七品魔修冲了出来,足足有十七位。  

他们在冲出的时候,正好是看到黑甲魔修那庞大的身躯坠落至地面,三道剑光冲天而起,在空中游荡的场景。  

“是人族剑修!”这些七品魔修个个都是震怒不已。  

什么时候,人族的剑修都敢打上门来了?  

“好胆!”  

“杀了他!必须杀了他!”一瞬间就是群情激愤。  

在这些魔修眼里,他们不去找人族麻烦,那都已经是足够给人族面子了。  

结果,人族不知珍惜,还主动找上门来,莫非是以为他们羽魔城好欺负?  

这能忍?  

“可是人在哪?”这时,一位背后生有羽翼,出生羽魔一脉的七品魔修四面环顾,意识到了关键问题。  

是啊?人呢?  

被羽魔族的七品魔修一提醒,其它魔修们也反应了过来,四处张望,却发现视野之内别说是人族剑修了,连根人族的毛都看不到。  

哦,也不能这么说。  

至少是还能看见被陆青山驭使的三柄飞剑。  

就在他们短暂对话的一瞬间,三道剑光纵横睥睨,已然将城墙上最后数位六品魔修尽数收割。  

这使得十七位七品魔修们个个愤怒万分,眼睛几乎都要红了。  

“给我停下!”先前那个发生的羽魔族魔修最先按捺不住,背后双翼一振,身形在空中化作一道流光,以羽翼为刃,径直斩向忘川所化的幽蓝剑光。  

羽翼与飞剑撞在一起,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格外刺耳且响亮。  

另一边,又有一位浑身布满绿色魔纹的魔修,手中骤然出现一与身高几乎等高的巨弓,一声怒喝,“给我下来!”  

他脸上的魔纹在这时幽幽发亮,奇异非凡,手上同样是有绿光闪耀,瞬间拉弓。  

弓成圆满,强大的力量顺着他的手灌注进巨弓之中,又汇聚在箭矢之上,威势极强。  

“风魔箭!”这名拉弓的魔修全力发挥,放弓。  

下一刻,箭矢离弦而出,急速旋转,箭矢之上有微型龙卷缠绕。  

不像是箭矢,而仿佛是一道龙卷带着难以抵御的威势,直扑向化作炽红剑光的龙雀。  

龙雀速度十分快,可箭矢也不差,而且似乎是锁定了目标一般,甚至也能如飞剑一样,进行各种拐弯折旋等高难度动作。  

“元烈的风魔箭,即使放眼我们整个羽魔城,都是排的上前三的远程攻击手段!”其它魔修见此,都是信心满满。  

射箭的七品魔修为元烈,他不是一般的七品魔修,而是战力已经达到初等魔帅的强七品。  

千里之外的云层中。  

陆青山以心做眼,以剑观势。  

凭借心眼,他虽然不能像肉眼一般清晰地看到此时本命剑周边的各种景物,但却是如雷达扫描一般,能感受到魔修的存在与气息,当然也能感应到他们的招数。  

在他的心神中,这些存在就像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红点,在飞快移动变化。  

在元烈发出风魔箭的一瞬间,他同样也是感应到了。  

“这一箭威能极强,不好硬抗!”陆青山心中暗道。  

他略一估量,便能感受到要是硬抗这一剑,龙雀可能就真的要被这些魔修们拦下来了。  

当然,这不是因为元烈真有那么强,更不是因为他太弱,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隔着近千里的距离远程打击敌人。  

看上去很帅,事实上也的确很帅。  

但有一个弊端却是不容忽视。  

那就是离他如此之远的飞剑,他根本无法进行元力供给。  

也就是说,这种远程打击实际上就是一锤子买卖,在发出飞剑的那一瞬间,便是飞剑威势最强大的时候。  

在此后,他只要不召回飞剑,那飞剑的威势就是不断下降的一个过程。  

因为,不论是飞行还是杀敌,都需要耗费飞剑之中所蕴含的力量。  

而又由于距离太远,飞剑得不到他的元力补充,就如无源之水。  

所以,在接连斩杀了数十位六品魔修侍卫以及一位七品黑甲魔修之后,龙雀之中如今蕴含的力量早已是只剩三四成了。  

先不说能不能与元烈这强大的一箭争锋,就算是能,交锋完估计力量也是所剩无几,无法回返,要被留在羽魔城中了。  

这也是心眼看似如此强大,在剑宗之中却算不得什么有名剑术的原因。  

一是因为不好修,二是效果着实有点鸡肋。  

它只加攻击距离,却不加攻击伤害。  

就算是真让你修成了万里飞剑,剑主自身修为若是不够深厚的话,甚至可能出现当飞剑飞出万里距离到达敌人面前之时,力量已经所剩无几,成为了软绵绵绣花针的情况。  

而且,还要明白,飞剑可不能是单程票。  

除了攻击,还要留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返航”。  

除去这长距离往返之后,还能是有多少力量用在攻击上呢?  

不是元力足够雄浑,修为足够深厚的话,即使是将心眼修到极高的境界,达到万里的射程,剑修也不敢是轻易再万里之外击敌。  

另外,对敌人来说,剑修施展心眼的时候是只见其剑不见其人,可对于剑修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