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最强七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  

“还未。”源妖颤抖着声音禀报道生怕遭到源妖王的迁怒。  

可源妖王闻言,狰狞的面容之上却是并未露出太多凶光。  

原因也很简单。  

剑宗的性情他是略知一二的。  

若是那两个剑宗弟子真将他的子嗣杀了,剑宗在理亏之下,才会是有可能应下他所提的条件。  

而如今,源妖子虽遭险境,但却是未死,这般情况想要剑宗答应他的要求,那自然是千难万难。  

实际上,他之所求,就只是想把这件事闹大些,好让天下修士知道他之神威与凶戾,不敢再轻易招惹他与源妖子。  

所谓的让剑宗给个交待,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有则好,若无也是没所谓。  

至于言语之间所透露出的威胁之意,无非就是展露一下自己的肌肉。  

不然就干巴巴的声讨,也未免显得太过软弱无力了。  

“妖王.....”匍匐的源妖在这时,突然是浑身颤抖起来,目光恐惧无比地看着源妖王的身后。  

源妖王也是心中一紧。  

因为他在灵觉之中,同时也是感受到了一股极为危险的气息。  

那是死亡的味道。  

源妖王猛然转过硕大的头颅。  

此时明明是深夜,可他的身后竟然是光芒万丈!  

他看到了一道剑光,起于葬岭之边的荒芜之地,直冲天霄,如银河高挂天际,贯穿茫茫夜幕,最后是落向了他所在的这源地核心之处。  

剑光嘹亮,使之所过之处,星月光辉都是失色。  

已是昏夜的夜色被剑光照亮,如同白昼。  

“就是你要交待么,那我便给你个交待。”一道清清冷冷的女声,伴随着剑光同至…  

剑宗的大剑修处理问题的方式,正如定心峰几位道人所说的,简单得很。  

因为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一直都只有一种既然问题不好解决,那就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  

源妖王反应很快,他连忙是鼓动周身黄泉死气。  

无数条昏黄巨蛟顿时冲出,蛟身盘踞,眸子燃着死光,蛟吟撕裂长空,似要吞噬一切,迎向了那一道天外剑光。  

“你为八境,我也是八品,真以为你能奈我何?源地在,我便不灭,我便无敌!”源妖王怒吼道。  

他的功法特殊,可借由黄泉死气,不断复苏。  

再重的伤势也能是迅速生龙活虎。  

所以源妖王自信,只要是在源地之中,八境修士,无人能杀他!  

两人的术法迎上。  

一边是黄泉死气流动,群蛟乱舞,誓要吞噬这道剑光。  

一边是苍茫夜色融于一道剑光,屹然巍峨,如星汉皎皎。  

在这场力量看似极为不平衡的对峙之中,剑光已与群蛟触撞千次。  

可是平衡却根本未存在过。  

因为这道剑光,摧枯拉朽般,就是搅碎那无数的蛟龙。  

肃杀之意铺天盖地朝着源妖王而去。  

源妖王周身的空间在这一剑下,都是如琉璃镜面破碎塌陷,只留一线漆黑。  

这一剑光,覆盖向源妖王全身。  

“最强七境,夏道韫啊.....!”源妖王抬起昏黄双目,感受到剑光中的所蕴含无上神力在他的灵觉中,死亡陨落之意在这一刻,更是表演无疑。  

他不由发出一声怆然悲呼。  

那一清冷女声响起,再配以这满目生白的剑光,他哪能还不明白来者何人。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霜寒十四州。  

天机观所钦定的最强七境。  

洛神仙子,夏道韫。  

何为最强七境?  

不是简简单单的天榜第一便能概以言之。  

只能说,最强七境必然是天榜第一,但天榜第一,不一定是最强七境。  

最强七境的评判点,只有一个。  

——在天机观记录之中,从古至今,七境修士,论战力无出其右者,便是最强七境。  

所以称最强七境为,历届天榜第一中的最强者,也同样合适。  

而这个称号,便是独属于夏道韫。  

源妖王想不到的是,被认作是最强七境的夏道韫,在突破至第八境之后,出手竟然会是如此恐怖。  

要知道,他也是八品的存在啊!  

居然是连同阶夏道韫的一剑都挡不下。  

再想起自己先前似乎是猪油蒙了心,竟然是敢去威胁剑宗?  

可笑,可笑!  

可这也不能怪他。  

按照常理,剑宗就算是不惧他的威胁,顶多是无视他,最多也就是反过来警告他一番,都已经算是很霸道得宗门了。  

谁能想,剑宗会直接是杀上门来啊?  

噫吁嚱,祸从口出!  

惜哉吾儿,爹再也没办法护佑你左右了。  

幸好是将九幽堪舆图给了你,让你总算是有一护身之宝。  

这是源妖王在临死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而后,剑光便是将源妖王千丈长的庞大身躯完全覆灭。  

几番剑光明灭闪烁。  

待剑光散去,源妖王盘踞之地,已再无一物。  

再重的伤势,源妖王都能是借助黄泉死气快速恢复,所以说是不死不灭。  

这是无数修士在面对源妖王时,最为头疼的难题。  

但对于夏道韫来说,解决方法却也很简单。  

“为什么要让他恢复?一剑杀了不就完了?”  

眉如远山的女子,遥见源妖王泯灭于天地间,不再多言,身形一瞬,消失于葬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