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欢喜一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启航看过了村子的情况,也知道乡亲们生活的也很艰苦。  

穿着打扮比大城市的农民,差太远,更艰苦。  

也许吃喝这方面也一样的差。  

可艰苦的人们,还是不忘初心的,培养下一代。  

为国家建设出更大的力量!  

先前他只想到只捐钱修路,但是他这一刻。  

就想为下一辈做一点事,他准备捐五万块,给孩子们读书的基金。  

这些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这个时代就是一笔巨款了。  

那就是可以培养很多的学子了。  

觉得他今次回来,也尽他的一点力量,给村子里的下一代,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  

叶启航在村子里面走了一圈,又回到了村委会大广场那里。  

这里的人们都忙的热火朝天的,杀鸡杀鸭的,杀鱼的洗青菜的。  

年轻的妇女就搬桌子出来,搬凳子出来,在那里擦桌子,帮忙洗碗。  

帮忙洗菜,帮忙切菜。  

这么多人吃饭,那得摆多少桌子啊?  

起码要摆一两百桌子吧!  

桌子都是从家家户户的家里,把桌子都搬了出来,也把凳子搬了出来,把家里的碗筷都搬了出来。  

一下子就准备这么多的东西,哪里不会忙得热火朝天?  

这个时候,小孩子们开始表演武术了,醒狮堂的人开始醒狮,敲锣打鼓的,要有多热闹,就有多热闹。  

还有人拿出一串大炮仗,准备烧了起来。  

在这样的时刻,怎么得了这个。  

在古代,用归故乡的人都会开祠堂,拜祭祖先,告诉祖先不孝,子孙回来了。  

村部的干部,同一个姓的,带着叶启航到祠堂去拜祭祖先上香,点蜡烛,烧炮仗,奉上贡品,烧上纸钱,告诉祖先,不孝子孙回家了。  

叶启航看着祠堂的墙上挂着的祖训。  

他永远都记在心中,但是他又能实现的多少?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有机会尊从这些祖训。  

拜祭完了,又回到广场那边,广场那边这个时候更加的热闹了。  

因为太多人吃饭的原因,大家一起帮忙才能快快的吃上饭。  

小孩子年轻的一辈,在家的也帮忙,帮忙搬桌子,帮忙洗碗筷,帮忙擦桌子,帮忙煮饭的。  

甚至已经有大厨,开始熬汤,开始煮菜了。  

这么多的人吃饭,做大厨的人也不少,不是几个人就能搞定的。  

当然这些摆酒席的煮菜,煮的都是大锅菜。  

在农村的就是这样,一有什么聚会的,请酒的,都会是全村出动或者同一个姓的出动,那可是不少的人,会很热闹的。  

你看到这个场景,哪怕你只吃一碗饭,你也觉得开心!  

这样的相聚,不但只是因为一顿饭,那是多少人的心聚在一起,同聚欢乐,才是他们的重点。  

因为今天突然的搞聚会,很多东西都没有准备。  

都是乡亲们从家里,养了鸡鸭,养的猪,养的鱼,种的菜搬出来。  

莫思强看到老板这些乡亲们这么热情,他都有些感动。  

难怪老板那么多年都想着家乡,乡亲们的热情这么多年的感情都不变,多勤实的人们呐。  

连建设部的主任,都给这样的场景,感动了。  

他的家乡也在这个县,但是没有这个村子的那么团结热情的人。  

那是因为村民们不够团结,才会没有那么多的人才辈出吗?  

司机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这里这些人,这个村的风貌,都给深深的震动了。  

难怪这里出了这么多的能人,是因为乡亲们的教育不一样吗?  

虽然有这么多的人帮忙做事,但是一时半会的,杀猪杀鸭杀鸡的忙得热火朝天,还不能一下子就能有饭吃。  

不过他们为了快点招待客人,全村人出动,那是浑身解数啊!  

在两个小时之后,厨房已经飘出来浓浓的香味,能不浓吗?  

那得多少鸡,多少鸭,多少肉菜,才能摆下这么多的酒席。  

但乡亲们也不会因为今天大出血不舍得。  

他们也想欢乐欢乐,相信他们热情的招待,游子也不会忘了他们。  

很快年轻的妇女小伙子帮忙上菜了。  

孩子们都坐在桌子边上等着了,老人家们也在等着了。  

等着一起吃这一顿饭,可等了几十年了啊!  

老人从家里拿岀珍藏的米酒,在这么开心的时刻。  

应该大家干一杯,好诉说多年以来的情况。  

村干部们也请几位客人坐了下来,他们都坐在主桌里,准备和大家欢聚一堂。  

大厨们可真是爽手,两三个小时,就搞定了这么多的酒席。  

但还是不能全部都能煮好了,也只能边上菜边煮了。  

每次有人请酒都是这样的,留着两桌给大厨们吃,大厨们,煮完了菜以后。  

才能坐下来吃,在这么热的天里,做大厨也是很辛苦的。  

但是在这么开心的时刻,没有人因为煮的辛苦而不开心。  

每一个人都仰着笑脸,开心的上菜,煮菜的也没有因为热而烦躁。  

他们还在想着,等一下和大家干一杯呢!  

这么多年了,终于等来了这一刻,等来了,他们村欢聚一堂。  

欢迎游子回家,那以后会有更多的游子们回归家乡。  

这20多年以来,很多家庭都很憋屈的,就因为政策不容许,亲人不能相聚的。  

现在就好了,走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