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安夕公主的目光,又移到了自己身上,林君祀下意识地叹了口气。  

“哎…安夕公主,属下是不知道,太子究竟给你安排了什么任务。  

但是,既然‘六星环月’即将临近,你难道就不想去参与一下?  

听说这千年一遇的星象,可以让鬼族的修为呈增长数倍。”  

林君祀尽力控制着体内乱窜的灵息,一字一句地说道。  

尽管此时已经受了很严重的内伤,恐怕有一部分还是因鬼力造成的伤势,但好在安夕公主成为鬼族的时间尚短,体内的鬼力也有限,因此,这伤害并不足以致命。  

也许,也正因为如此,安夕公主才会这样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只要林君祀不死,哪怕只给他剩下一口气,对司浩言来说,也是有交换的价值的。  

对于这一点,安夕公主一直深信不疑。  

待到渊献的属下前来传信,安夕公主才从这一场沉默中挣脱开来。  

其实林君祀说得没有错。  

“六星环月”是鬼族的盛典,太子却只让她在安夕殿等着,缄口不提“六星环月”之时,要与她分享的鬼力。  

虽然安夕公主并不在乎这所谓的星象,但若是鬼族失败了,她就必须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去将孤鹜“救”出来。  

没有足够的实力,又要如何与司浩言抗衡呢?  

安夕公主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期望,那就是带上孤鹜,离开大启,与他双宿双飞。  

安夕公主自认为要得其实并不多,可是如此简单的一个要求,为什么屡遭拒绝呢?  

渊献的侍卫得知巫定的要求,便将巫定带走了。  

一同被带走的,还是那之前来来往往的鬼侍,和他们手中的绿幽晶。  

待人都散去,夕安殿便陷入了沉寂。除了安夕公主和林君祀,偌大的一个主殿里,居然再也找不到第三个人。  

而带着这群人出现在御花园的侍卫,将这一切交给渊献之后,便退了下去。  

“听说鬼将大人要见本宫?”渊献站在桃林的一棵树下,人影不显,却还是有些轮廓可以显现的。  

巫定被待到渊献面前大约三五人的距离,便停了下来。  

“渊献太子,好久不见。”  

巫定的开场白说是平淡,却暗藏了不少对渊献的控诉。  

渊献哪里会听不出来?可现在也已经不是打哑谜的时候了,若是能得到那个东西,那么在“六星环月”之中,能够得到的修为速度还可以再以倍数计算。  

这也是为什么巫定到现在,还活着的理由。  

“这几日,辛苦鬼将大人了。  

前些日子,人类一直在四下寻找鬼将大人的行踪,幸而本宫将你藏在净室,才免遭一劫,不过也因此,让鬼将大人消瘦了不少,着实是本宫考虑得不周到。”  

渊献这算是把所有的问题都甩到了人类头上,而他还是救助巫定的那一个。  

别说,这说瞎话的本事,也算得上是一绝了。  

巫定当然不会信他的鬼话,毕竟当初,他可是被渊献的人抓回来的,那态度,哪里有一分一毫是为了保护他的样子?  

不过既然渊献要这么说,那便这么说吧。  

“本将不辛苦,只是太子殿下就有些麻烦了。”  

“哦?本宫怎么麻烦了?”  

“‘六星环月’就要出现了,可是那东西破损了一个角,虽然本将也可以勉强使用他,为太子护法,可本将现在体内鬼力缺失,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那鬼将大人就不必多虑了,鬼族能人辈出,只要你将那东西交出来,鬼族中自然会有鬼力高深的鬼士为本宫护法,这一点,鬼将大人大可以放心。”  

说到底,渊献根本不相信巫定,哪怕巫定真的有足够的鬼力,渊献也不会让他护法的。  

“这恐怕不行啊,太子殿下。”巫定越是变现得无奈,渊献越是急躁。  

“鬼将大人为何几次三番地推三阻四,难不成是怀疑本宫要将那东西私吞了不成?难道我堂堂鬼族太子,还会贪你这么一个小玩意儿?  

不过是事态紧急,本宫来不及再去寻一个罢了,一旦过了今夜,本宫便会将那东西还给你,你有什么可以不放心的?”  

“太子殿下,实在不是本将担心,那东西虽然没有与本将契约,但由于那磨损的角度,只有本将清楚,那东西的力量流失的情况,也只有本将可以精确地把握那物件。  

若是让别人来,那恐怕一时半会儿没有办法如此精准地掌握它的使用技巧吧?”  

渊献怀疑地看着巫定,夜晚中鬼族的视线也完全不受影响,难道真的像巫定说的一样,那东西现在只有巫定可以使用?  

渊献的犹豫,让巫定更加卖力地表演着。  

“太子殿下,你是我带下界的,要说这人间有谁不会害你,我巫定定是无二人选,那东西也不一定是十分安全的,若你执意要用它,不如还是由我来吧。  

哪怕耗尽全部心力,我,巫定,也必祝你成鬼王!”  

“鬼王”两个字,对于渊献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说到底,修炼也好,统领人界也好,巫定的最终目的,不过是成为一方“鬼王”罢了。  

若是真的可以一举突破“鬼王”的实力,那无论是谁来护这个法,又有何不可呢?  

“好,孤王信你这一回!”  

这已经是鬼族之间的称呼了,渊献也不再以司浩舒的身份自居。  

巫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