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超豪华组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两者一明一暗,同时脚踏在猩红的土地上。  

放眼望去,这是一片铺满了累累白骨和血腥尸骸的大地,无数生灵和扭曲灵魂在争斗嚎哭。  

在震天的喊杀里,在来去的飓风中,在干裂的大地中…  

到处都是恐虐的气味,战争与灭亡的气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神性!”  

“这些气息是恐虐的神性!”  

黄尚摄取了一抹气息后,心中着实震撼。  

东西方的能力发展到后期,殊途同归,但也有许多细节方面的区别,比如西区就偏向于神性的提炼。  

什么是神性?  

顾名思义,神祇的本性,就是神性。  

讲得复杂些,神灵之所以凌驾于凡人之上,不朽不死,神性便是其奥秘本源,作为高等的存在,神灵将自身的性格、能力、知识、三观等等抽象化的存在,凝聚成具象化的实体,点燃神性的火花,才能由凡人升格为神灵。  

由此可见,神性是极为宝贵的。  

可现在,满世界都是。  

品种还很齐全。  

战争神性,杀戮神性,毁灭神性,破坏神性…  

甚至还有黑暗神性,恐惧神性,贪婪神性,生命神性…  

恐虐偏向于战争与杀戮,却不单调,所涉及的层面极为广博多面,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邪恶残暴可以囊括。  

而来到了这片大陆,也意味着要受到这无数的神性冲击,三藏端坐于八品莲台之上,默默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滔天压力,佛光化焰,逐步退缩,却是始终不熄灭。  

那种万劫不灭,不生不死的涅空境界,越来越凸显。  

距离如来的境界,也越来越近。  

“很好!”  

黄尚没有出手,平静地注视着三藏的提升,不死七幻的空之道,也随之进境。  

不死七幻是邪王攻克神魔逆境的道路,前三式是技巧,已经彻底完善,进无可进,第四式到第六式,分别对应佛魔道三家所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它们的成就高低,决定了最后一式的水平,也决定了邪王晋升神魔逆境时的强弱。  

现在,黄尚决定借着这一役,将这三式彻底打磨。  

三藏的佛,魔体的魔,太上的道!  

超豪华组合!  

此时三藏的佛首先就位,一位经历丰富,佛心坚定,不拘泥于表面,却是真正历劫明心的圣僧,助“空之式”突飞猛进。  

而当黄尚身上升起佛光,与之交相呼应,三藏也露出受益匪浅之色。  

互相成就。  

当神性的冲击无法奈何他,在感官里,冲天的喊杀声逐步消失,这块方块世界变得寂静起来。  

哭号消失,呐喊消失,厮杀消失,仿佛突然间由战争的世界,变成了死寂的国度。  

事实上,这正是战争的结局。  

生灵皆亡,永恒的孤寂和恐惧包裹过来,陷入到最后的绝望里。  

但三藏早已明心。  

心所看到了,不是表面的情绪,是深层的神性汇聚,于大陆中央化作一个鲜血王座。  

那王座的下方,是血海与骸骨铸就的基石,王座的表面,则铭刻着无数文字与图像,展现出诸天世界无数种族,无数生灵,无数英雄反派彼此杀戮,彼此摧毁的浩瀚历史。  

这正是各界信徒对恐虐的颂歌,对战争的纪念与铭刻…  

当王座现身,真相也揭晓。  

战争是恐虐的盛宴,是恐虐的养分,一切参与者都是祭品,都能为祂们的神性添砖加瓦。  

这才是太上魔体强大的地方。  

如何破解?  

似乎没法破解!  

因为在向太上魔体发起进攻时,实际上也是在增加太上魔体的力量。  

越打越强!  

可如果不发起进攻,又如何击败祂们?  

这简直是无解的悖论!  

三藏也不禁沉默下来。  

“该我了!”  

所幸就在这时,换成黄尚破解难题。  

他的指尖上,不知何时,已经凝聚出了一丝恐虐的神性。  

双目耀起金光,深入神性的底层结构,看到无数毛细血管一样的网络,形成了无数的生产间。  

神力于其中流淌奔涌,激活每一个生产间,都能生产出神术。  

这些神术,也分三六九等,比如恐虐赐予诅咒骑士的血煞之力,就是相当实用的中级神术,还有召唤恐虐军团的低级神术,以及恐虐自身真正实用的高级神术。  

有趣的是,一个背弃了秩序的邪神,自身的神性,却是这么的井然有序。  

正因为符合逻辑,它才能占据战争之道,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战争也只是从秩序权柄里,分离出来的一条道路。”  

“看似背道而驰,实际上还是囊括其中…”  

黄尚汲取着其中的知识,补充到自己的“魔之式”里,那道魔行天下的纯白光辉,越来越纯粹。  

同时,“佛”、“道”、“魔”三式的结构也开始变化。  

“佛”和“魔”占据两侧,“道”居于正中,形成一种有限与无限交错,宏观与微观的并存。  

然后,他开始解决“进攻太上魔体,就是为对方增强实力”的难题。  

说穿了,也不难。  

让自身的杀戮之意,超脱于战争与鲜血之上,进行升华,无法被对方所用!  

“我所掌的,不是杀戮,而是杀运!”  

“先天五运之一!”  

“支撑一个宇宙,成住坏空,生成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