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争天下还是大阅兵?检阅一下邪王在天下到底有多大势力?(下)(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瓦岗军。  

酒席中。  

众将济济一堂。  

李密和翟让端着美酒,并肩而立。  

看似亲密,实则肩膀轻轻颤动,劲气交锋,都想把对方往前面顶。  

许多人提到瓦岗寨,最先想到的首领肯定是李密,但其实人称“大龙头”的翟让,才是瓦岗军的真正创办者。  

他将瓦岗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被张须陀所压制,直到李密投靠,袭杀张须陀,瓦岗才真正声势大盛,有天下义军之首的地位,翟让更被多路人马尊称为大龙头。  

带头大哥玄慈方丈,慈祥地对他笑笑。  

确实,但凡这种带头大哥大龙头什么的,下场都不好。  

无论是原剧情里还是历史中,翟让都给李密弄死了,一山不容二虎,翟让的威望太高,李密总觉得如芒在背,实在容不下他。  

只是这个世界,翟让还健在。  

一来,翟让的声威没有那么高,二者,瓦岗寨也没有那么威风八面,肆无忌惮。  

李密和翟让就维持住了表面兄弟。  

这就和李建成李世民的关系差不多,外部压力越大,哥俩就好了,先解决了外面,再自己人捅刀子。  

现在李密更是庆幸没有弄死翟让。  

作为晋阳书院的优秀毕业生,当听到院长要定天下时,他的表情比起李世民好不到哪里去。  

但也正如姑射问李世民的,李密愿意就此放弃吗?  

不愿意!  

别说他,出身扶风窦氏的窦建德也不愿意,也有野心。  

谁不想成为九五之尊呢?  

只是窦建德所占的地盘,是昔日北齐的首都邺城,和晋阳关联本就极大,突厥南下,他更是首当其冲,再加上麾下不少将领都是校友,以前大家并肩作战,亲上加亲,现在倒好,看谁都是二五仔。  

所以在权衡利弊,尤其是看到那一摞摞熟悉的作业后,窦建德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出兵抗击南下的突厥。  

这些潜在理由,李密隔岸观火,一清二楚,同时兔死狐悲。  

因为他往下一看。  

徐世绩、王伯当、单雄信、秦叔宝、程咬金…  

好家伙,就特么一个程咬金是真的没文化,其他都在书院学习过。  

更让他悲伤的是,程咬金那家伙没文化归没文化,却是大智若愚。  

听说他跟“狂剑”裴元庆关系极好,曾经一起剿灭过匪贼,是过命的交情。  

这浓眉大眼,粗粗咧咧的家伙,说不定第一个投。  

实际上李密知道,这是自己疑心病犯了,但确实不得不防,毕竟突厥大军又南下了。  

这些草原蛮子,到底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添乱的?  

他们一南下,就有更好的投降借口了啊!  

为了中原更快统一,为了百姓不被突厥铁骑肆虐,你还是降了吧!  

爱谁降谁降,反正李密不降。  

但表面上,他要立一个牌坊。  

不是他不愿意降,是翟让不愿意降,他受于大龙头的恩义,才勉为其难地与院长作对。  

嘿嘿嘿嘿!  

李密心头笑着,把翟让往前一顶。  

“又是爷爷我顶锅!”  

翟让终究是年纪大了,比不过李密腰力好,猛地上前一步,就见徐世绩等人目光熠熠地看着自己,不禁心中暗骂。  

早就看李密这一肚子坏水的逼不爽,如今他都已退居二线,还硬要让他发光发热。  

想得美!  

于是乎,翟让将手中的美酒一饮而尽:“大家吃好,喝好!”  

徐世绩等人将目光转向李密。  

李密心中已经将翟让捅了个三刀六洞,脸上却露出温和的笑意:“让我们先恭喜大龙头的十三房小妾,为大龙头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徐世绩等人又将目光转向翟让。  

“祸不及家人啊!”  

翟让怒发冲冠,但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十六房小妾以及她们刚刚出生的孩子,只能定了定神,开口道:“我翟让当年在东郡当法曹,后因杀了权贵之子,被判死刑,才反出起兵自立,老百姓苦呀,杨广累得太多人家破人亡,短短时间就聚拢了万众…”  

这番话一出,不少将领纷纷露出怀念之色,尤其是最早追随翟让的徐世绩和单雄信。  

情怀!  

翟让虽然不及李密精于兵法心机,也是一个合格的领袖,将忆苦思甜发挥到极致,每说一段,都看向相对应的将领,与之眉来眼去。  

最终,他重新倒满美酒,高举总结:“我瓦岗自起事至今,历经八年风雨,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如今在密公的努力下,蒸蒸日上,我们要不忘初意,万众一心,在这个乱世闯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干!”  

“干!”  

这一碗美酒灌下去,气氛已经截然不同。  

在场都是热血汉子,才华出众,输仗不输人。  

若是书院一开始就起事,那肯定是投奔师门,但现在直接放弃为之放弃数年的事业,却也是不愿。  

怎么也要干上一架,战得痛快,再说其他!  

“大龙头谬赞了!”  

眼见士气可用,李密心中乐开花,脸上却是一副受之有愧的神色,举起碗来:“我说几句啊…”  

这一说,菜肯定凉了。  

不过众将士倒也爱听。  

因为相比起翟让,李密的战略眼光极佳,称他为用兵奇才并不为过。  

翟让打下了瓦岗的基础,却终究还是一支上不了台面的义军,李密却让瓦岗为之壮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