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又见仙门(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漫长的一夜结束了。  

这一夜,对于全天下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现在消息仍旧秘而不宣,但纸包不住火,石之轩逐步统一魔门的消息,很快就会泄露出去。  

不过黄尚对于魔主苍生,其实没啥兴趣。  

他整合魔门,主要是为了符合石之轩的人设,还有搜集《天魔策》。  

所以第一时间,他就向冥主沐天缈索要阴癸派保管的那卷《天魔策》。  

阴癸派和邪极宗,是魔门最强的两大分支,他们所保管的传承,自然也是最为精髓的。  

而边荒传说之后,向雨田不着调的个性,令邪极宗衰败下去,不少秘典反倒流入了阴癸派内,以致于阴癸派兴盛起来。  

现在一场激烈的内斗,高层实力打回原形不说,秘典也保不住了。  

冥主沐天缈当先带路,黄尚和小师妹在后面走。  

三人穿过一条长长的密道,在一间石室门前停下。  

黄尚虽然不是很精通机关暗道之术,但也能看出,这里应该由一座墓穴改造完成,上面恐怕是建康城郊了。  

他自己并没有进去,让小师妹入内拿秘典。  

这里毕竟是阴癸派的核心禁地,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的。  

否则千斤石门往下一落,将他硬生生困死在里面,也不是没可能发生的事情。  

到时候只能等夜袭团队来救,何必呢?  

沐天缈见黄尚往外面一站,不禁心头一沉。  

她倒是没有那个打算。  

虽然天时地利人和中,也就地利能挣扎一下,但这处石室内并没有那种强大的机关。  

只是这位滴水不漏的心思,令她感到恐惧,年纪轻轻,登临圣门之顶,都不能让他骄傲自得一下?  

这样的人物,存在一日,阴癸派岂不是就是要仰其鼻息生存一日?  

沐天缈心寒之余,只能看着小师妹走入。  

好在这阴癸派未来的希望只要不失,那就还有希望…  

至少她能判断,黄尚距离大宗师还有一线之隔。  

这一线之隔有时候就是咫尺天涯,一辈子都迈不过去。  

所以她的徒弟还能奋起直追。  

哪怕很渺茫,但也要留有希望。  

但等到小师妹取了秘典走出,黄尚开口道:“你这位弟子不错,让她随我一行吧!”  

沐天缈怒发冲冠,护住小师妹:“你想带走她,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黄尚道:“别怕,一别数十日,保证还你一位天魔大法第十七重的年轻宗师。”  

沐天缈连一个字都不信。  

若是正道大宗师,自重身份,是不会对有潜力的后辈弟子下手的,还会加以激励点拨。  

但魔门中人都是自私自利,如果把这小妮子给这魔头,肯定是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还有个屁的年轻宗师?  

眼见双方对峙,小师妹突然眨了眨眼道:“你替我师父治好体内的隐疾,我就跟你走!”  

沐天缈抓住她的胳膊:“闭嘴!”  

小师妹凑到沐天缈耳边:“师父,我在邺城时就认识他了,他与别的圣门中人不同,不会害我的。”  

沐天缈转过头定定地看着她,眼中露出悲色,罕见地真情流露:“是我没用,保护不了你!”  

小师妹见沐天缈误会,赶忙依偎在她怀里,看向黄尚:“不是的,师父你一直受苦,徒儿想为你做些什么,他很厉害,会帮你解除痛苦的。”  

沐天缈见她目光莹莹,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赶忙将她拉到一边,两女嘀嘀咕咕,咕咕嘀嘀。  

片刻后,沐天缈走了过来,直接道:“来吧!”  

黄尚对她的爽快颇为赞赏,毫不客气,手掌落了上去。  

在还没正式与这位原魔门第一高手交锋时,他就怀疑这位状态不太对劲。  

因为原剧情里她是被气死的。  

一位巅峰宗师,距离大宗师只有半步之遥的绝顶强者,就算受了再大的打击,也不可能气死。  

除非她原本就是即将去世,才会遭到打击后,吐血身亡。  

当然,那仅仅是怀疑,原剧情里的发展,可能有多重解释。  

直到邺城裴府中,黄尚与沐天缈初战,才算正式确定了,她的体内有一股至为阴寒可怕的气息。  

关键就在于这股气息。  

黄尚此时深入她的体内,终于抓到了游走不休的气息,眉头上扬。  

“果然是向雨田的手法,逆转死气为生机。”  

“换而言之,沐天缈修炼了一门向雨田自创的,低配版道心种魔。”  

“可惜啊,太残缺,对人体的伤害太大。”  

向雨田经历漫长的岁月,以自身的方法走出一条魔种之路,破碎虚空离开。  

他最后是功行圆满了,但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个个不完美的版本,其中之一或许就存放在阴癸派内,被沐天缈所得。  

这个版本同样是吸纳死气,转为生气,却急功近利,一味贪图杀伤威力,若论精细和稳健,比起黄尚目前的不死印法,都略有不如。  

沐天缈修炼后,实力看似大增,实则弄得死气淤积体内,性情弑杀,寿命缩减。  

至于为何要练?  

魔门生存,大不易,还需要其他的理由么?  

从她身上,黄尚切实地体会到生机死气转化的凶险。  

这种功法其实已经超出了寻常的古武级别,能够逆转生死,延长寿数,堪比修仙,难度当然大到没边,稍有不慎,眼睛一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