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守护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隔一月,开封街头,再一次拥堵起人群。  

只是上回是新晋进士游街,这次是江湖贼子斩首示众。  

左右两侧有开封的快班弓手维持,前方是禁军开道,先押着一排党项人,然后在层层严密的看守下,“无崖子”、“李秋水”和“天山童姥”三个贼首,被禁锢在巨大的特制囚笼内,披头散发,低垂脑袋,悔过意味满满。  

游街示众,本就是为了以儆效尤,安稳民心。  

这下子百姓看了,确实安心,群情激奋,不断喝骂。  

很快,囚犯们被押送到了刑场,一众大理寺和刑部官员严阵以待。  

黄尚就在其中。  

他已经被授官,大理评事,正八品京官。  

别以为这很低,宋朝的文官,分为朝官、京官和选人。  

朝官顾名思义,就是参加朝会,面见天子的官员。  

这并不专指,但基本都是从七品以上的高中级文官。  

京官则一般在八、九品,同样并不专指在京任职的官员,包括地方官。  

这些品级听起来不高,但宋朝不是后来的清朝,一品大员满地走,二品三品不如狗,黄裳老家的一个大县,县长才是从八品,而能主政一州的,可能连正七品都不到。  

至于选人,就是地方上的官员,这些人占据了九成的数目,绝大部分官员一辈子都在地方,唯有进了京,见到了天子,才能升为京官。  

由此可见,黄尚的官职,能令多少人羡慕到发疯。  

他直接成为正八品京官,一旦外放,基本就是一洲之长,相当于后世的市长。  

其他进士是不可能这么牛逼的,还都是选人,需要到地方上熬资历,才能成为京官。  

不过官场上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黄尚被打压了。  

且不说正八品的大理评事,仅仅是正常状元的待遇,而黄尚是连中三元,比起一般状元荣耀得多,就看这分到刑部,那是谁的老巢啊?  

韩琦指不定正在战术后仰呢!  

黄尚却似一无所知,做一个安静的美三元。  

不过他倒是从西夏细作中,看到一个熟悉的人。  

熟悉的是气息,从外表来看,根本认不出这位皮开肉绽,被拷打得不似人形的人,是上个月还风度翩翩,俊美无双的蔡京。  

陷害蔡京,最初是许悦许峰定计,然后转给无缺夜莺,无缺夜莺又把功劳让给他。  

黄尚却置身事外,又交给慕容复实际操作。  

就这么击鼓传花,一个个传下来,该悲剧的蔡京,还是悲剧了。  

似乎是意识到生命进行到最后关头,蔡京突然醒了过来。  

他的眼睛肿大,看东西已经重影模糊,但黄尚望过去时,却似有所察觉,猛然挣扎起来,口中发出唔唔的声音。  

然后就被一棒敲下,晕死过去。  

看得出来,刑部已经草木皆兵,蔡京的异状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直接管上。  

不过该发生的,终究会发生。  

今日的大宋官场,注定不会太平。  

“行刑!”  

“刀下留人!”  

当远处有官员策马奔向刑场,带着陛下的旨意,保住“逍遥三老”时,刑部一时大乱,数名官员露出惊恐绝望之色,而黄尚的嘴角则扬了扬。  

平心而论,在官场的争斗上,规则之内,他拍马也斗不过那些老奸巨猾的士大夫。  

他在地球上是个演员,论及演戏,摸爬滚打,吃了无数苦头,专业素养是没得说。  

官场斗争,则是停留于纸上谈兵,根本不知实际操作。  

那黄裳会吗?  

会个屁!  

黄裳的长处是无与伦比的天赋,至于派系斗争,如果擅长,就不会落得原剧情那个下场。  

聪明不代表会阴人,老阴比有时候也不见得智商有多高,更重要的是阴狠歹毒,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虽然不太会官场斗争那一套,但黄尚清楚,身为宰相,是不可能没有政敌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注定有太多的人,眼红你的位置。  

所以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出手,只要让慕容复去调查一二,然后聪明的小书童,就会将刑部调换死囚的消息,偷偷捅给韩琦的政敌。  

接下来,就是坐山观虎斗。  

果不其然,经过几日的酝酿,在最重要的关头,刑部的盖子一下子被掀开。  

黄尚这一刻很想看看韩琦的表情。  

这位宰相,或许根本不知道死囚被换的事情。  

否则以他的政治智慧,不可能同意。  

因为之前韩忠彦还被指证,身边之人为西夏奸细。  

现在又被揭露调换死囚,这到底是掩盖过失,还是做贼心虚?  

一个巧合是巧合,两个巧合也是巧合吗?  

还真是巧合。  

但朝廷上下不信啊!  

太子不信啊!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两件事,韩琦多年来从龙之功的努力,就付之流水。  

他确实是大人物,等闲情况下撼动不了的大人物,但时来运转,盛极而衰,有时候真的就是这么突然。  

至于相州韩氏?  

现在早就不是晋隋了,唐末之乱,更令世家大族彻底衰败!  

世家,食大便啦!  

黄尚悠然想着,突然眉头一动,看向皇城中,脸色一沉。  

与此同时。  

大宋皇城。  

“得手了!”  

“走,无缺夜莺已经在接应我们了!”  

姐弟俩会和,许悦看着许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