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殿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书房中,黄尚放下正一经,再度取出禳命宫破败符,灌注浩然正气。  

上面龙飞凤舞的字体缓缓亮起,却没有被完全激发,一股玄奥的力量涌动,让黄尚得以感悟。  

如果道士看到,保证要继许峰的“真乃神人也”和无缺的“恐怖如斯”,发出第三种惊叹。  

入门太快了。  

其实这没什么可惊异的。  

毕竟第一桶金最难赚取,轮回者从无星级到一星级的过程,是最为艰难的。  

进入星级,代表着有了相对完整的修炼体系,再学习其他,自然要容易许多。  

当然,也要看契合性。  

比如现在如果有个西方魔幻的强化体系,黄尚恐怕也学不会。  

道家么,却是有过原剧情的证明。  

虽然时势造英雄,黄裳奉命去修道藏的时候,不会知道后来能从那些典籍中,悟出绝世神功,而且福兮祸所伏,如果没有绝世神功,黄裳也不会与明教相争,最终落得全家被灭门的凄惨下场。  

相信给黄裳重来一次的机会,他指不定就对道藏敬而远之了。  

但天赋摆在那里,黄尚通过博览道士收集的道家经典,不仅是道家入门,连儒家也有不小的收获。  

宋朝的儒家,包罗万象,本来就包容了不少佛道理论,触类旁通起来,更加方便。  

不过他没有一味依赖儒家,入门后又将儒道夹杂进来的观念剥离,形成纯粹的道家世界观。  

如果说受众面之广,对生活的影响之大,儒家远甚道家,文气不仅运用在战斗中,还有方方面面。  

但在东方世界的修炼体系中,最具体现性的,则是道家,文气反倒小众了。  

好比明玉功,移花宫显然不是道家门派,但这门神功中许多理念,包括上丹田祖窍的修炼,都是深受道家影响。  

所以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儒家文气更利于黄尚突飞猛进,毕竟只有他一人享受到文气的妙用。  

可目光放得长远,道家所学绝对前途广大。  

当然,黄尚状元都还没得,第三次科举强化都没进行,本来不该分心接触道教,不过他以道经中的观想法为根基,再结合道家的所学,生出了一个巨大的野心。  

不是什么将儒家道家结合起来练,那是天方夜谭,初学者敢这么干保证死得很惨,他研究的是一种被道家很是排斥的技巧——  

请神!  

看多了影视,可能认为请神是道家的一门法术,实际上扶乩(jī)跳童,多属外道或没有得道的低级鬼神附体。  

讲白了,就是些不被承认的旁门左道,妖魔鬼怪,为求香火血食的祭祀,冒充神明,蔽惑邪言,诱众害人。  

那类操作,与其说是请神,不如说是请妖,请鬼。  

所以黄尚研究请神,为的是反其道而行。  

他不要请神,而要造神!  

造文曲星!  

世上原本没有神,拜的人多了,就有了神,这种观念其实十分符合此世的文气。  

正因为儒道大盛,人人以读书为最强出路,祭拜孔圣,崇尚儒道,才有了京城国子监浓郁至极的文气。  

这股特殊的能量,无法被常人所利用,世界的等阶,也支持不了它被常人利用。  

从某种意义上,文气不就是一种神圣之力吗?  

这所谓的神圣,可以是孔圣,也可以是人们想象中,主管文运的星宿——  

文曲星!  

“如今的文气,是很分散的,一部分弥漫于天地之间,一部分附于文采学识高的士子身上,另一部分则在被祭拜的孔圣雕像内。”  

“假如有一尊文曲星,将文气整合起来,使得我到达一处,就能聚集运用那里的文气,加持到身上,该有多么强大?”  

这就是黄尚的野心。  

当然,设想归设想,真正能达到什么程度,谁都不好说。  

黄尚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他不求太多,第三次科举强化,只要达成文曲星雏形,让他拥有调用外界文气的能力,那就是大胜利。  

否则的话,他还真不知道,第三次科举强化要加强哪个方面。  

毕竟它距离第二次太近了,近到根本无法完全消化前面的所得,就匆匆到来。  

“幸亏得了这张道符,激发里面的力量,以护法神将相助,我成功的机会或许能有一半!”  

“也难说,如果中了状元,就是连中三元,那比起状元来说,要强得太多,第三次科举强化,会到达什么层次,我根本把握不住,现在推测所谓成功率,又怎么可能准确?”  

黄尚摇了摇头,放平心态,重新沉浸在各家经典中。  

顺便,将万能卡中收取的宰相之运,也研究一二。  

这道气运,他可不准备藏着掖着,关键时刻,该用就用。  

三月初。  

位于皇城东南的集英殿,早在数天前,就被打扫干净。  

四百张桌案,排得整整齐齐,每一张左上角,都贴了姓名籍贯。  

这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座位排列顺序,是按照省试名次定下的。  

名次越高,离着天子越近。  

但是为了避免意外,内侍们依旧一丝不苟地完成。  

而宫城外,天还是黑的,所有士子都已等候外面。  

黄尚和游师雄正在其中,与张载门下另外两位同门一起,时不时看看皇宫,心中不免也有些期待。  

大宋天子!九五之尊!  

马上就要见到了。  

除了韩忠彦这种宰相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