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萧弈提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沐身…  

宁晚舟的狐狸眼瞬间亮起。  

他轻咳一声,追上去,“姐姐,我觉得这项活儿我可以代劳,我给你擦背呀!”  

一行人在江家镖局住两日后,启程回了锦官城。  

松鹤院。  

老夫人听南宝衣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次剑门关之行,听得胆颤心惊,全程都紧紧握着她的手。  

终于听罢,她紧张地叮嘱:“这等危险的事,以后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行善积德虽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校我们娇娇也只是个深闺姑娘,就算不救人,别人也不会责怪你。”  

“祖母,孙女儿记住啦!”  

南宝衣笑容甜甜地应答。  

萧弈屈起食指,轻轻叩了叩花几。  

他提醒道:“娇娇,你和四妹不是在剑门关买了礼物吗?还不快拿去送给府里的长辈?”  

南宝衣想起这一茬,急忙称是。  

她和南宝珠一块儿,把带回来的礼物,以及江家外祖托她们带回来的特产,一一送去长辈们的院子。  

花厅里,老夫人喝了口茶。  

她抬手屏退左右,淡淡道:“把娇娇儿打发走,可是有什么要紧事与我?”  

她瞧着萧弈,忽然就有点烦。  

长得俊俏是俊俏,也确实称得上位高权重。  

可自打他觊觎起娇娇,娇娇就麻烦不断。  

总觉得这货没有旺妻运…  

“祖母明鉴。”  

萧弈嗓音淡漠而认真,“剑阁县觉苑寺,风雨夜,我与娇娇互表心意。剑门关悬崖栈道,日出之时,我与娇娇正式定情。明年她已是十四岁,所以我想明年正式提亲,先把亲事定下来。未免夜长梦多,她十五岁及笄之后,就让她嫁到我身边。”  

老夫人垂眸盯着茶盏,一脸凝重。  

娇娇与萧弈…  

这么快就确定关系了?  

果然年轻去独出去,不会有好事!  

她还想多留娇娇两年的…  

老人心里面一阵不舒坦,沉声道:“还是先把你的身份解决了再。我可不愿意将来娇娇嫁给你时,被人戳脊梁骨!”  

这话,算是提前同意了萧弈的提亲。  

萧弈唇角翘了翘,虽然声音依旧平淡,但尾音却忍不住地扬起,“祖母放心就是,我会在年底前,解决身份问题。”  

老夫人轻哼一声。  

不知为何,萧弈这一声“祖母”,叫得她心里很是不舒坦。  

另一边。  

南宝衣和南宝珠在府里绕了大半日,却独独不见南承书的身影。  

南承书是南宝珠的同胞哥哥,今年十九岁,平日从不打理家族产业,只知道埋头读书,是南家人里面唯一一个肯读书的人。  

南宝衣好奇,“珠珠,怎么不见四哥呀?”  

“嘘…”  

南宝珠紧张地伸手抵在唇前。  

她做贼似的,把南宝衣拉到芙蓉花丛里,声道:“我哥哥又去参加乡试啦!听今是乡试的最后一,大约很快就要回府了。”  

乡试是科举的第一关。  

每隔三年,全国郡县举办乡试,因为在秋举行,所以又称秋闱。  

只要在乡试中考中举人,就能在第二年赶赴盛京,参加科举会试。  

科举会试若能中榜,便是进士,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虽然南承书在书院里成绩倒数,但并不妨碍他参加科举考试的热情,他从十岁开始参加乡试,今年恰是第三次。  

南宝衣捏着辫子。  

南承书两次参加乡试,两次包揽倒数第一的成绩。  

每次放榜,他都是锦官城的笑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脸面出门。  

所以每到乡试放榜,全府上下大气也不敢出,唯恐令他更添烦恼,做出什么傻事。  

“别,我哥读书,真的是很有毅力。”南宝珠感慨,“虽然今年必定也要落榜,但他有勇气参加,也算了不得了。”  

“倒也未必会落榜。”  

屋檐上传来声音。  

南宝衣仰起头。  

十言捧着书坐在屋檐上,清秀的面庞呈现出坚定,“四公子勤学苦读,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必定是会有回报的。”  

南宝衣莞尔。  

她知道,四哥和十言都喜欢读书,两人谁若是得了稀罕的古籍,便会常常交换相看,可谓臭味相投。  

南宝珠歪头道:“可是我哥哥读了这么多年书,连《论语》都背不利索,怎么可能考得上举人呢?而且他名疆南承书’,南承书,难成书,可见他读书定然是不成的。”  

十言默了默。  

事实上,主子在去剑阁之前,提前给南承书划了考试范围。  

都是主子预估出来的,很可能会成为这一次乡试考题的内容。  

主子那么厉害,押题肯定不在话下。  

他没跟两姐妹细,只斩钉截铁道:“等着瞧吧,四公子定然能考中举饶!”  

着话,丫鬟匆匆跑过来禀报:  

“四姑娘、五姑娘,四公子考完试回来啦!”  

两姐妹连忙往府门口走。  

刚走到府门口,就见全府的人都迎出来了。  

以祖母和二伯母为首,都朝街道尽头翘首盼望。  

南宝衣讪讪。  

这架势,简直是迎接状元爷的架势,就差放几串炮了!  

紧张的等待中,一顶青皮轿,稳稳当当地从远处而来。  

正是南承书的轿辇。  

走到府门前,轿辇缓缓停下。  

南承书扶着书童的手,弯腰从轿辇里钻出来。  

十九岁的少年,穿淡青直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