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后土皇地祇(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幸福程度,“后土”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  

一个又一个的仁政颁发,急鬼之所急…他自己都被感动到了,遑论是那些鬼民呢?  

“后土娘娘大慈大悲,圣寿无疆!”  

“后土娘娘大慈大悲,圣德无边!”  

冥土之中,无数的亡魂在疯狂的呐喊着,最激动的情绪下,他们异口同声的说着同一句祷词。  

事先说明。  

这一回,“后土”真的没有安排托。  

全是亡魂们,真心实意的感激!  

亡魂心潮澎湃…它们感觉,自己看到了希望的光芒,是那样的温暖和绚烂。  

在这希望的光辉照耀下,一时间冥土中沉寂的怨气都被一扫而空了…甚至于,连人道随天地时代发展而积累的罪孽,都有被消融的趋势!  

这一刻,后土得尽了人心!  

道祖变色。  

天庭动容。  

此时此刻的后土,简直就是天上地下最靓的仔,不存在谁能与之争锋!  

背负人道的希望,万众齐心…谁敢在这一刻对后土伸爪子,那必然会被淹没在无量苍生的汪洋大海讨伐中,扑的东西南北都找不着!  

谁都要怂。  

连作为正品的女娲,此时都有些吃味了。  

“这叫什么事嘛!”女娲叹气,不胜感慨,“一个赝品那么出色,都快逼死我这正品了。”  

“看来,我得努力努力了…”  

她罕有的激昂奋进起来。  

曾经被她的兄长逼着做事,都满脸的不情愿。  

眼下,被自己的小弟秀了一脸,却反倒萌生出了斗志来…  

不知道羲皇得知此事,是该哭好,还是该笑好。  

世人为后土贺。  

诸神因后土惊。  

唯有“后土”,对此不以为然。  

“她”深知,如今看起来良好的局面,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人道苍生的特点是什么啊?  

作为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土”可以很明确的说——  

记性不怎么好!  

此刻的振奋。  

此刻的感动。  

终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最后归于无。  

现在,无数亡魂因为生死贯通,每年有一天回家放风的机会而喜悦,歌颂这是前所未有的善政。  

那么,等到他们习以为常之后,这份感激不知不觉中就淡下去了。  

世人会潜移默化的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  

习惯的力量,很可怕。  

淡忘英杰的功绩,视之为平常…这是一种最冰冷的消磨。  

当消磨了个干净,人道的眷顾和支持就将不在,把“拔吊无情”给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过,这或许也是最大的鞭策和动力,让领袖者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卷!  

——都给我卷!  

——头头脑脑第一个卷!  

下面的人在卷,上面的领袖也休想躺平。  

躺平也行。  

就将功劳清空,财富重新分配,让更有能力,也更有野心的新锐登上舞台!  

这是最无情的模式。  

但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至情?  

‘我的脚步,不能停下。’  

“后土”对自己心里说着,之后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在洞开阴阳两界,留下地府出入大门后,继续演化着死生的规则,刻进天地的最深本源中,从此成为洪荒宇宙的天经地义的道理。  

魄,是维系阴世阳世的承载,阳世有魄,魂才能在人间停驻。  

魂,是证明生灵自身存在的根基,灵魂不灭,生灵的记忆才有承托,我之为我。  

生灵死后,魂与魄不能再以活着的时候定论,需要有全新的归宿。  

描绘它们转变的过程,就是一场最标准的丧礼,一点一点的、平滑的过度,将最后在人世的痕迹消除。  

先是七魄,从一七到七七,从七天到第四十九天。  

而后是三魂。  

死后一百天,可称作百日,也叫百期。  

死后一周年——第十三个月,唤作小祥。  

死后二周年——第二十五个月,唤作大祥。  

对应三魂七魄的这十个流程,“后土”于东岳大帝的统辖部门之下,分设了十位府君,各自执掌一个流程。  

一七府君,二七府君,三七府君…百期府君,小祥府君,大祥府君。  

其中,那很特殊的、涉及到了阴阳关键的七七府君…在“后土”一番斟酌考虑后,决定再收买一波人心。  

选任阳世颇有名望的圣贤大能充任,昼断阳,夜断阴,作为公正审理阴阳两界的存在,五百年一更换!  

“冥土里面,我玩了一手皿煮。”  

“这阳世,也大可抄一下作业嘛!”  

“不丢人!不丢人!”  

“后土”暗暗嘀咕着。  

这方法,虽然很套路化。  

但不得不说,套路归套路,人道苍生却还是很吃这一套的!  

于是,涌动的人道洪流更浩大了,让诸神或惶恐,或震撼。  

“这一波连续的操作…难道女娲是要直接裹挟人心,强行盘古不成?”  

天庭之中,天皇都感到牙痛。  

“哪有那么好的事?”羲皇摇头,“她做不到的。”  

“她只是给了苍生信心,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吹牛,谁不会吹啊!”  

“终归是要看后续。”  

“后续做成了,人道才会继续加注,彻底支持,不然…会被打回原形的。”  

“是这样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