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天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场面寂静。  

秦书剑跟巨大眼眸对视。  

两者没有任何动作,唯有周围的虚空不断崩灭重生。  

许久。  

巨大眼眸缓缓退却。  

随着它的离去,所有的劫云都是消散开来。  

见此,秦书剑也没有出手拦截。  

巨大眼眸乃是天道意志的显化,奈何天道意志没有如同生灵般的智慧,只能遵循规则行事,怎样的做法对天地有利,就会怎样去做。  

好比以前。  

天庭建立,对于万族有利。  

所以天道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气运加持。  

但现在不同。  

秦书剑突破道果,彻底脱离了天地的束缚,这在天道看来就是一个威胁。  

所以,它想要出手把这个威胁给抹杀掉。  

然而。  

秦书剑实力太强,让天道感受到了更大的威胁。  

两者权衡利弊下。  

最终,它选择了退却。  

所有异象消失不见,秦书剑身体突兀消失在了虚空中,下一息便是出现在了天庭上空的阵法那里。  

散华仍然镇压虚幻的周天星辰图。  

多年的消耗。  

使得内里放置的星辰,力量损耗了不少。  

秦书剑只是一眼扫过去,就把阵法的虚实看了个通透。  

“再来个十年,星辰力量就该消耗殆尽了,拔苗助长果然是不可取的——”  

暗自摇头。  

但秦书剑也没有做出什么举措。  

以原先大千世界的局面,不这么做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抗衡魔渊。  

当然。  

那是过去的事情了。  

昔日大千世界没有足够的强者坐镇,所以面对魔渊需要持谨慎的态度。  

现在不同了。  

自身突破道果境界。  

秦书剑对于所谓的魔渊,已经不放在眼中。  

别看半步道果到道果的突破,只是一个小小的跨越,事实上跨出一步,便是两个世界的差别。  

此时。  

散华剑震动,幻化出了人身,对着秦书剑恭敬行礼。  

“散华见过天帝!”  

言语态度,俱是前所未有的恭敬,跟以往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没办法。  

以前他虽然臣服于秦书剑,可自身好说歹说,也是先天至宝,有资格跻身于道果层面的神兵。  

秦书剑实力虽强。  

但也只是一个上三重真仙罢了。  

现在则不一样。  

对方突破道果,生命层次已经发生了一个蜕变。  

放在任何一个纪元,道果强者都是真正站在寰宇顶端的存在,陨落的剑主是如此,眼前的秦书剑同样是如此。  

故此。  

散华纵然是先天至宝,也不敢有半点怠慢。  

“免礼吧!”  

“谢天帝!”  

散华直起身。  

秦书剑说道:“你昔日曾为剑主神兵,你我本该是敌人,但你既是回头,如今更是镇守天庭有一段时间,也勉强算是将功抵过,所有的事情朕也既往不咎。  

眼下你是愿意继续留在天庭,还是希望离开天庭,找寻下一个天命之人。  

如果你留下的话,朕会册封你一尊真正的神位,让你有资格入天宫议事,但要是你不愿意留在天庭,朕也绝对不会勉强。”  

要是以往的话。  

秦书剑是绝对不会放任一件先天至宝离开的。  

但眼下不同了。  

他突破道果层面,而且是以一个更加强大的方式突破,对比第三纪元,如今的自己远非第三纪元的时候可以比拟。  

而且。  

周天星辰图也晋升到了堪比九劫祖兵的地步。  

一件先天至宝虽然珍贵。  

对方如果真的不愿留下,秦书剑也是不想勉强什么。  

闻言。  

散华陷入了沉默。  

他明白,秦书剑的话是把决定权交给了自己。  

如何抉择,代表了日后的命运。  

半响。  

散华沉声开口:“若是天帝不弃,我愿意留在天庭!”  

与其自己离开天庭,找寻下一任的执掌者,倒不如安心留在天庭来的实在。  

反正真要有所谓的天命之人出现,那么迟早有一日都会成长起来。  

到了那时候。  

对方也会寻来天庭。  

既然如此,自己也就不用浪费太多时间了。  

“好!”秦书剑取出封神榜,朗声说道:“散华上前听封!”  

“臣在!”  

“天下神兵,以先天至宝为尊,今日朕便册封你为剑祖,所有长剑类属兵器,皆以你为首!”  

话落!  

一股强大的力量,便是从封神榜中升起,落在了散华身上。  

与此同时。  

一股更加澎湃的力量,自散华身上反哺而来。  

刹那间。  

封神榜气势大盛。  

作为天庭册封神位的至宝,它本身的阶位就是不低,已是到了堪比祖兵的程度。  

如今再得到先天至宝的反哺,使其阶位得以晋升。  

到得现在。  

封神榜已经是到了堪比六劫祖兵的地步,完全不弱于天帝钟跟通天镜。  

同一时间。  

四大部洲所有长剑兵器,仿佛诞生出了灵智一般,俱是发出悦耳的轻吟,旋即又是剑身微倾,向着散华所在的方向朝拜。  

万剑朝宗!  

莫过于此!  

在散华神位晋升的时候,封神榜上留名的仙神,也是第一时间得到了信息。  

“剑祖,好霸道的名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