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进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住笔趣阁.  

一亿五千多万点生命源。  

再配合原先的生命源,此时生命源的总数恰好跨过两亿的门槛。  

就在生命源突破到两亿的时候。  

归元祖典也出现了可以提升的加号。  

对现在的秦书剑来说,每一丝可以提升实力的会,都是不会放过。  

随着他念头落下。  

两亿的生命源,转瞬间便是清空。  

取而代之的,便是归元祖典直接被提升到了十二重的地步。  

归元祖典第十二重神阶上品:荒古不灭体二级、诸法不侵二级、破妄红莲二级所有特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一级。  

但一级的提升,却是让秦书剑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肉身疯狂震动,气血犹如岩浆般流淌于经脉血肉当,五脏六腑以及皮肉骨骼这一刻都得到了一种升华。  

一股可怖的气息霎时间便是传扬了开来。  

良久过后,这股气息才渐渐沉寂。  

“真元肉身,各方面都提升了不少,是突破神武境后的修士都是如此,还是因为归元祖典的缘故?”  

秦书剑感受了下自身的力量,以往修炼多门功法的时候,也没有眼下一门功法突破的增幅大。  

两者的猜测。  

他更加倾向于后者。  

如果每个神武境修士突破一层境界,都能带来这么大增幅的话,那么有的神武境大修士就不会那么弱了。  

没错!  

哪怕是没有突破神武境之前,以秦书剑的实力也足以傲视大部分的神武境。  

在他眼看来。  

那些神武境大修士的实力,绝对算不上多强。  

思来想去。  

问题也只会出在归元祖典身上。  

这门功法前前后后融合了数次,期间涉及到了二十门武学,早已经发生了蜕变。  

不过。  

后续在继续融合的话,秦书剑就得认真考虑了一下了。  

上一阶段的明王业火,对于他来说用处很大。  

后续融合出来的破妄红莲,从回收令牌来看,还有明王业火的特质。  

若是继续融合功法的话。  

保不齐破妄红莲这项特质就会彻底消失。  

到了那时候。  

就算融合出强大的功法,也未必就比这门特质好。  

之前融合的事情,秦书剑没有细想太多,可后来看到明王业火的变化,他已经是不敢乱来了。  

除此外。  

他也暂时没有多修几门功法打算。  

原因不是别的,实在是生命源不够用了。  

以自身目前的境界,修炼其他功法,除非全部推演到神武境的程度,不然的话也难有太大的实力增幅。  

而将其他功法推演到神武境,所需要的生命源,肯定也足够继续推演归元祖典。  

不管从哪一个层面来看,现在继续多修几个功法,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等到归元祖典提升到神武篇圆满的地步,秦书剑或许还会考虑一下,现在则是别想了。  

随后。  

看着剩余的一千多万生命源,秦书剑又看了一眼大荒镇魔印,上面屹然是有提升的加号。  

对于这门陪伴他许多,一直以来算是臂助的武学,他也不会太过吝啬。  

再加上现在一千多万的生命源,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干脆就将大荒镇魔印直接从天人合一,提升到了入道的层次。  

武学入道!  

超凡脱俗!  

秦书剑只看到自己眼前画面一变,很快便又重新恢复了过来。  

一住笔趣阁.  

脑海之有关于大荒镇魔印的一切,都是一一掠过,最后化为了一条长河流淌,隐藏于识海深处。  

“因大荒镇魔印突破入道层次,你领悟了封之真意!”  

封之真意!  

得到系统的信息,秦书剑顿时查看了一下自己属性面板。  

原先武学的一栏,大荒镇魔印已经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便是特殊能力那一栏,多了一个封之真意。  

看到封之真意四个字,秦书剑再结合自身的变化,心也是了然。  

“大荒镇魔印虽然属于印法一列,但精髓便在于封之一道上,镇魔即封魔,如今领悟的封之真意,倒是偏向于禁锢镇压一类了。”  

随后。  

秦书剑又将剩下的生命源堆彻在了金仙碎神吟上面。  

这门自从学会以来,基本上没有怎么施展过的神阶武学,也正式跨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至此后。  

秦书剑就将自己心神从属性面板上退了出来。  

“真实境界突破到了神武二重,大荒镇魔印也晋升入道层次,还多了一个封之真意,如今我的实力也算是达到了现有程度的巅峰了。”  

他的面上泛起笑容,旋即便是变得冷厉。  

实力达到巅峰。  

短期内进无可进。  

那么有些事情,也该做个了结了。  

从凉山之巅下来,秦书剑刚准备宣召其他长老议事,却迎面碰到了回归宗门的试剑锋。  

“宗主!”  

看到秦书剑的第一眼,试剑锋便是拱行礼。  

法眼掠过。  

试剑锋的属性也出现在了秦书剑视线当。  

灵武五重?  

对方一年多点的时间里面,又是往前迈进了一个层次,对此秦书剑心情也是不错。  

不过让他注意的,则是试剑锋的气运。  

黄色气运!  

相比于青色气运来说,黄色气运要低上一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