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考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承武殿。  

郑方与一个身穿锦服的中年人对立而坐。  

对于突兀的来人。  

郑方的面色也是略显凝重,因为眼前之人身份不是一般人,而是来自于中州府。  

对方还有一个明确的身份。  

朝廷使者。  

没有下人前来奉上茶水,大殿内的气氛也是肃然。  

郑方单手抚须,看着面前的中年使者,沉声说道:“不知这次贵使前来,是有何事情?”  

“这次邬某前来,乃是奉了朝廷之命,特来邀请秦宗主出手。”  

“邀请宗主?”  

“郑长老应该知道,现如今大昭境内魔灾盛行,朝廷便广邀天下强者,出手斩杀邪魔平定魔灾,秦宗主曾于落月府斩杀吞月妖王,又曾于北云府斩杀数百尊邪魔。  

这等惊人之举,陛下也是有所耳闻。  

如今为了对付其他各府的邪魔,才特意前来相邀,希望秦宗主能够出手。”  

邬朗没有拐弯抹角,也没有持朝廷使者的傲气,只是拱了拱手说道。  

不过话语里面。  

也有对秦书剑的一些隐含的吹捧在内。  

对于邬朗的话,郑方也明白了一些。  

跟北云府平静的局势相比,其他各府眼下都有不少的混乱。  

只是。  

沉默少许后,他摇头说道:“敝宗宗主正在闭关,恐怕要让贵使失望了。”  

“闭关?”  

邬朗神色一怔。  

他想过元宗也许会拒绝,但从来没想过秦书剑会闭关去了。  

顿时。  

邬朗的心就有些沉了下来。  

强者闭关跟其他修士不同,动辄几个月甚至于几年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可要是这样。  

他这次的任务就算是失败了。  

想到这里。  

邬朗面色迟疑,艰难开口道:“不知郑长老可有办法,联系到秦宗主?”  

“这个老朽也是没有办法,宗主闭关所在,就算是我也不能随意靠近。”  

“唉。”邬朗这时候,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见此。  

郑方说道:“不知贵使这次前来,朝廷给了多少时日?”  

“最多便是半月时间。”  

“这样吧,贵使若是不嫌弃,倒是可以在敝宗歇息一段时间,半个月内若是宗主出关,老朽便派人通知贵使,若是没有的话,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闻言,邬朗点了下头也没有拒绝,随后又是拱手客气道。  

“只是这样一来,倒是要叨扰贵宗,还望郑长老不要见怪。”  

“贵使能够留下,也是敝宗荣幸。”说到这里,郑方话锋一转:“相信贵使前来凉山灵域,应该还没有认真的在凉山城逛过吧。”  

“出得传送之门,便直接往贵宗赶来,倒是没有时间多看。”  

“如此正好,老朽便让人陪同贵使,在这凉山城中好好转一转,也好领略下我凉山城的景色。”  

“那便多谢了。”  

随后。  

郑方直接唤来一位内门执事,然后就陪同邬朗离去。  

说是让对方留下元宗歇息。  

其实也是在凉山城中做出安排。  

宗门里面。  

除却元宗的弟子以外,其余人等一般都不能在这里逗留过夜,相反凉山城倒是成为了元宗招待宾客的一处重要地方。  

以邬朗的身份。  

也不可能随便就派一个人接待。  

内门执事虽然不如长老,但身份地位也是不低。  

作为招待朝廷使者,倒也不会失了礼数。  

凉山之巅。  

从修炼到现在,秦书剑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从清醒一下,然后看着增加的生命源,直接消耗在了功法上面。  

到得现在为止。  

基本上五门功法已经全部提升到了灵武篇第八重的水准。  

至于再往上的话。  

就没有办法提升了。  

因为灵武境第八重到第九重的跨度,就需要五千万点生命源,而第九重到第十重,更是需要一亿点。  

五门功法加在一起。  

那就是七亿五千万点。  

再看了下自己的生命源,秦书剑面色有些发黑。  

“现在提升每一级的功法,消耗真的太大了!”  

看了下连零头都没的生命源,他也是忍不住一阵感慨。  

自从宗门定下新的规矩之后。  

以元宗两万多弟子的人数,每一天可以给他贡献到的生命源是一百万到三百万左右,巅峰时期甚至可以达到五六百万,但这是极少数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弟子实力越来越强,这个提供的基数也是逐步增加。  

一个月下来。  

综合生命源至少也能给个五千万点。  

要是以前的话。  

五千万点的生命源已经不少了。  

但对于现在来说。  

五千万点生命源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一门功法从灵武篇一重到第十重,提升就需要大概两亿左右的生命源。  

也就是说。  

平均每四个月时间,秦书剑就能将一门功法提升到灵武篇圆满的程度。  

要是七门功法全部圆满的话。  

那么需要花费两年多的时间。  

两年多时间。  

从灵武境跨入神武境,而且是以极强的底蕴突破,这个进度其实一点都不慢,甚至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  

但是——  

他满打满算来到这里也才三年左右的时间。  

其中一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