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传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灵纸拿到手后。  

秦书剑就返身回去。  

现在元宗有了顶尖大宗的名头,但相比于顶尖大宗的底蕴还是差了很多。  

至少。  

功法方面,还没有真正属于自身宗门的传承。  

如今元宗存放于藏书阁的传承功法,仍然是只有真阶上品的元典。  

至于推演过后的归元祖典。  

他一直没有时间存放下去。  

乃至于现在弟子传授的奠基功法,也依旧是以元典为主。  

现在秦书剑要做的。  

就是将如今能够企及显圣境的归元祖典,完整的书写下来,作为一方的宗门的传承给留存下来。  

只见庭院微风拂动。  

青色的灵纸整齐的摆放在石桌上面,任凭微风拂过,纸张都仿佛拥有莫大重量一样,没有半点的飘动。  

自桂花树上取下一截枯枝。  

秦书剑也没有沾染墨水,直接便以枯枝为笔,天地灵气为墨,然后便在灵纸上书写了起来。  

随着枯枝落下时。  

天地灵气便是骤然一动。  

只见浓郁的天地灵气汇聚在枯枝末端,伴随着真元涌动之间,一点淡淡的金色在其中闪烁。  

紧接着——  

便是一笔落下。  

轰!!  

庭院中狂风涌起,原先本就重量不轻的灵纸,这时候好像变得沉重了几分一样,秦书剑则是目不转睛般,脊梁挺直手握枯枝,将有关于归元祖典的一切,都给书写了下来。  

一页灵纸,洋洋洒洒数千个蝇头小字落下,恰到好处般排列在了其中。  

这便是有关于入武篇的归元祖典。  

在将入武篇书写完成后。  

秦书剑又取来一张灵纸,花费了大半个小时,将真武篇的也给书写完成。  

待到最后的灵武篇。  

屹然又是一张新的灵纸。  

入武!  

真武!  

灵武!  

三个层次,共计三五万字。  

随着内容书写完成,只见青色的灵纸上,留有密密麻麻的淡金色蝇头小字,如果认真看去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这些字像是活过来一样。  

这就是达到灵神显圣的一个手段。  

书写东西的时候。  

能够倾注自身的精气神在内。  

一笔一划,都仿若是拥有莫大的玄妙。  

这三张灵纸上面,蕴含有秦书剑对于归元祖典的领悟,但上面所残留的神念是极其有限的,一旦被人参悟的次数太多,其上的神念就会消散。  

到了那时候。  

灵纸上的内容不会有什么变化,但要想在得到其中的神韵,就不可能了。  

这也算是他的一个恶趣味。  

放在藏书阁内,留待有缘人。  

将归元祖典书写完成后,秦书剑就又将自己对于铸造一道以及阵法一道的理解,通过灵纸的方式记载了下来。  

虽然这些东西。  

是他从铸造祖典上所得。  

但随着后面的推演,他得到的东西早已经超脱了原先铸造祖典的范畴,达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所以。  

再是沿用铸造祖典的东西已经不合适。  

这一次,  

秦书剑是完全以自己两道宗师的身份,去将自身对于两道的感悟给书写下来。  

眼下炼丹、铸造、阵法三堂之中。  

严格来说都没有完整的传承在内。  

虽然沈玉青跟沈玉华两人乃是来自于丹鼎宗,自有丹鼎宗的传承在内。  

可丹鼎宗是丹鼎宗。  

元宗是元宗。  

若是一味依靠他宗的东西,作为自身宗门的传承,难免是有些不足。  

特别是现在阵法堂中。  

这个堂口虽然是正式设立了下来。  

可说到底。  

里面只有一些新加入了阵法师作为支撑,还有他这个阵道宗师的名声作为后盾。  

但认真的说。  

现在的阵法堂完全就是一个空壳,全靠那些阵法师在支撑。  

但是——  

这些阵法师里面,有几个愿意将自己的衣钵完整传承出去。  

更重要的是。  

对方加入元宗,为的是有机会得到更高深的阵法手段,而不是单纯过来育人子弟。  

阵法堂要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去吸引住这些阵法师的话。  

就算现在元宗势大,也很难留得下太多的人。  

除非。  

元宗有足够且实际性的东西吸引。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秦书剑会打算将自身在两道上的感悟,书写下来的原因之一。  

至于另外的原因。  

那便是因为——  

要是不留下足够的东西,要想培养一般的人才容易,但想要培养出类似于大师级别的高手,则是没有半点可能。  

坐在庭院中许久。  

秦书剑第一次回忆着自己所得到的两道知识。  

良久过后。  

他握住枯枝的手便是直接一动。  

跟传授归元祖典不同。  

他这次在灵纸上面留下的不是单纯的文字,更是一门包含了万千变化的阵法。  

这一门阵法。  

乃是秦书剑自下品阵法到阵法大师,所有的知识记忆结合在一起,所篆刻下的一门传承武学。  

同样是一张灵纸。  

能够参悟到多少东西的人,就全看个人。  

至于给铸造堂的传承,秦书剑也是差不多依样画葫芦。  

但不同的是。  

灵纸上记载的不再是阵法,而是单纯的符文记载,以及每一个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