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风波平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拜访自己,但是这几天一下子门可罗雀了,连个影子都没有了。  

这让王鏊觉得很是奇怪。  

不过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却是很快就明白了一件事情。  

王鏊是绝对不会再被启用了,这一次的风波就是王鏊弄出来的,事情越闹越大,差点都难以收拾了。  

而且作为最先闹出事情的人,王鏊现在可是成为了京城老少爷们的公敌,没看到王鏊府上连下人都招不到了?  

再启用王鏊,京城的老少爷们极有可能会非常的不满。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弘治皇帝对王鏊不满,觉得王鏊这个酸臭腐儒不堪大用,除了一手好文章之外,治理国家之类的其实根本就差劲的很。  

之所以空着吏部尚书的位置,这是在为刘晋留着,刘晋原本就已经是户部侍郎了,这一次西征,为大明开疆拓土,再加上去年南征南洋,也该给刘晋加官进爵了。  

天子和朝廷对新式学校的肯定以及支持,瞬间也是赢得了京津地区百姓们的认可,消息一传开,无数人纷纷朝着皇宫的位置跪拜下来,高呼万岁。  

同时大家也是迅速的回到自己的岗位,工厂、作坊、商行、海船等等也是迅速的再次运转起来,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干劲,盛赞当今天子,对朝廷诸公也是充满了肯定。  

天子又该如何治理国家?  

我们读四书五经和诸子真义,我们明白君臣之道,我们博古通今,哪里是那些读新式学校的人可以相比的。  

真正用来治理国家,辅助君王还是需要你们儒门的人,因为你们读的是四书五经,你们学的是诸子真义,你们明白礼义廉耻,君臣之道,比新式学校出来的学生更牛叉,天子需要你们,治理大明需要你们。  

伴随着京津地区的大罢工,弘治皇帝和朝廷这边也是很快就给出了回应。  

不过这却是引起了儒门的极大不满,国子监的书生、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对此非常的不满,天子和朝廷不仅仅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关停这些新式学校,竟然还给予了肯定和支持,甚至于还要大力的推广新式学校。  

这岂不是完全没有理会他们的心声?  

这是从官方上给予肯定和支持,意思很简单。  

这样的肯定和规定也总算是让儒门的人消停下来。  

嗯,嗯,没错,我们这些儒生就是要比一般人高,天子和朝廷是少不了我们的,治理大明也是少不了我们的。  

没有我们,这大明如何治理?  

首先就是肯定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认为历朝历代都是以儒治国,大明并不会因此改弦更张,会一直并且持续强化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理念。  

所以大明以后的官员选拔和录用将会一直延续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不会有任何的动摇,所有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都不能参与科举考试。  

平息了儒门的怒火,给予了儒门的肯定,保证了儒门的地位。  

再加上最后,朝廷这边也是说了,以后将会每年拨款百万两银子用于兴建和维持传统私塾和书院的开办和运转,让更多的子弟能够学到儒家真义。  

那就是告诉儒门的这些人,天子和朝廷需要你们,知道你们的重要性,这以后的官员选拔和录用还是按照以往的制度来,新式学校的学生不会参与科举考试。  

简单来说那就是新式学校是要推广,但那是为了给普通老百姓的子弟读书识字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给他们读书识字,掌握一些技能就可以。  

但很快,弘治皇帝和朝廷这边又给他们一颗枣子吃。  

大明镇海王最新内容记住老\幺\小\说\网w\w\w。l\a\o\y\a\o。\o\r\g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