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南洋航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士绅、大家族和大地主。  

这几年京津地区资本家的崛起,远洋贸易的发展,他们这些南方人没有属于自己的蛋糕,这心里面是极度的不平衡。  

原先的时候是想着通过手段来限制皇权,打压北方这些新兴资本家、远洋产业的发展,但是弘治皇帝这边接着官仓失窃案、李广案还有牵扯军队的案子给予了江南士林沉重的打击。  

原先的时候,来自江南地区的官员就是占到了朝廷的半壁江山,可是经过这三个案子之后,来自江南地区的官员大幅度减少。  

被杀的杀了,被贬的贬了,还有被流放的,剩下的人也是一个个胆战心惊,不敢再轻举妄动,生怕也跟着遭殃。  

连内阁三阁老之一的谢迁,现在在朝堂之上都已经没有多少的话语权,很多时候大小事务那都是只看、只听,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此巨大的变故,也是让江南地区的人明白了一件事情,不能和皇权硬着来,特别是现在弘治皇帝有钱有兵,手里面又还抓着你的小辫子的情况下。  

你要是跟弘治皇帝硬着来,保管你会死的更惨。  

既然不能硬着来,又想吃肉怎么办?  

那当然是只能够跟上潮流,积极主动的去合作了。  

所以不仅仅是祝本端、冯相、叶礼这些徽商、大盐商来到了天津这边,准备着去黄金洲的船队,又想要跟着去南洋地区发财。  

连魏国公这样的顶级豪门那也是坐不住,一样也是派人来天津这里来,也想要分享远洋贸易的果实。  

“崔文锦,刘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这边放出风声来,这样重要的事情,人都不来。”  

建昌伯张鹤龄微微有些不满的对着崔文锦说道。  

“就是啊,刘晋他好歹人来一下吧。”  

徐龙也是跟着说道,徐龙是魏国公的旁支,并不是嫡系,但能够被派过来,显然也是极为重要的人物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大家也是知道的,刘公子他最近在忙着连新军的事情,实在是忙不开,有皇命在身,没有办法。”  

崔文锦顿时就满脸笑容的向众人解释道。  

其实刘晋就在天津,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不过刘晋现在好歹也是五品的官了,有事情确实是不太方便再亲自出面了,交给下面的去做就可以了。  

“嗯,早知道就直接去找刘晋了,省的麻烦,中间还隔一个传话人。”  

张鹤龄微微撇嘴的点点头。  

“人也差不多到齐了,楼下还有很多人也都等着,这开辟南洋航线,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章程,还请说出来,这样的话,大家也好早点做好准备。”  

寿宁候张延龄相对就更有耐心一些,看了看众人,想了想说道,在这里,也就是他的身份最大了,弘治皇帝的小舅子,太子朱厚照的舅舅。  

此时,观海楼最顶楼两层这里,整个八楼、七楼都被人给包了下来,一位位京津地区的大人物不断的进出这里,同时还有一些来自南方地区的大商人、大家族代表也是陆陆续续的来到这里。  

七楼这里热闹非凡,一个个身穿锦衣,腰缠万贯的大商人、新兴的资本家、来自京城的权贵代表等等聚集在一起,彼此互相有说有笑,一边闲聊着,同时也是一边时不时看看通往八楼的楼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更重要的是前往黄金洲的船队需要非常雄厚的实力,一般人根本就玩不动,没有足够的资金,你连船都买不起,更何况还要雇佣船员、准备各种各样的物资等等。  

现在开辟南洋航线,南洋地区相比起黄金洲来就近很多了,而且大家也更熟悉,毕竟南洋地区的安南、暹罗、吕宋等等历史上和大明也是有往来的,在以前还是大明藩属国,时常都还要来大明进贡。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这前往倭国和朝鲜,一趟随随便便赚百万两银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现在呢。  

天津新城观海楼。  

在这些人里面就有来自江南地区的徽商代表祝本端、冯相、叶礼等人,这一次他们还不容易打听到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天津远洋贸易行将会组织一支船队前往南洋地区,开辟南洋航线,甚至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们还会前往南亚天竺、阿拉伯地区。  

现在天津远洋贸易行要开辟新的航线,通往南洋地区的航线,知道消息的人都激动万分,一窝蜂的蜂拥到天津这边来,打听清楚具体的消息。  

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倭国和朝鲜人也不是傻子,自己人又互相竞争下,这前往倭国和朝鲜,一趟的利润现在也仅仅只有不到三十万两银子了。  

可是这远洋船非常的昂贵,再加上船员开支,成本开支等等都非常的高,大家也是迫切的需要开辟新的航线,开辟新的市场以满足越来越庞大的需求,满足资本对利润的追逐。  

前往黄金洲是一股热潮,不过前往黄金洲的时间要到开春之后,最好是到夏季的时候再出发才更安全。  

天津远洋贸易行,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当今太子殿下和刘晋两个人合伙开办的专门做远洋贸易的,现如今前往朝鲜和倭国最多的就是这个天津远洋贸易行。  

别的商人一个月能够去一趟就不错了,这个天津远洋贸易行因为是最早吃螃蟹的,又资本雄厚无比,再加上还有天津造船厂、天津海事学院的支持,所以也是现在最大的远洋贸易行,每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