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每年百万台的生产规模,你觉得我在意?(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么可能!这么低的价格,即使生产出来,也没多少利润。我们还不如破产!”  

作为董事长秘书。  

虽说更多是靠晚上工作来获取董事长信任。  

廖珍还是了解公司的情况。  

尤其是成本等。  

但是她口中的还不如破产,却让郑秋生的脸色更难看。  

“廖秘书,闭嘴!这里没有你的事!”  

俞建邦冷冷地呵斥廖珍。  

这事不是发脾气就能解决的。  

廖珍这女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没看着连董事长都在衡量利弊?  

作为一个董事长秘书,在核心团队离开的时候没有帮着劝说老板,反而加了一把火…  

俞建邦同样也了解厂里的生产成本。  

百万台产量,虽说要增加投资,利润能跟之前持平。  

只不过单台彩电零部件的利润会低很多。  

却能保证康力的生产。  

不至于真的破产。  

“这事,我无法答应。”  

郑秋生摇头。  

“那就没得谈了。”  

李弼再次看了一眼刘春来。  

“刘老板,你是真想放弃这样占领更多市场的机会?”  

郑秋生问刘春来。  

刘春来一脸笑容地耸耸肩,摊开双手。  

“郑董事长,我无所谓。彩电本就不是我的主打产品,你应该清楚,我的主要业务是服装跟卫生巾…我喜欢赚女人的钱…”  

刘春来的态度很明显。  

他不在意这次合作。  

“可你们对彩电技术的研发投入不小!”  

郑秋生不死心。  

这事情他干得不地道,但是现在却如同救命稻草。  

“我们投资技术,没毛病。”刘春来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国引进很多彩电生产线,总有一些厂想升级生产技术,可他们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是技术能力解决问题…”  

事实就是如此。  

彩电行业因为国家扶持,市场行情很好,大量生产线引入,而导致整个行业非常混乱。  

长虹的价格战,就会重新洗牌。  

即使在价格战打击下,最终还是有好几个品牌生存了下来。  

国内市场,最终就会在这几个品牌的竞争下快速发展。  

技术,才是发展的关键。  

而不是生产规模。  

代工厂,多的是。  

对方显然是不知道这点的。  

“另外,引进国外生产技术,需要外汇。如果我们提供技术,不仅不需要外汇,价格也会比国外更便宜。请问,我还会在意生产规模多大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