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遭了,山城已经满是喇叭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巨大潮流。  

狮子头、蛤蟆镜、喇叭裤、肩膀上再扛一个四喇叭录音机,往街头一走,就能吸引无数年轻人羡慕的眼光跟大妈大婶们的白眼。  

最开始喇叭裤兴起的时候,学校规定裤腿不能超过8寸,否则受纪律处分;工厂不准出现喇叭裤,否则将会被扣罚工资;很多年轻人父母更是直接行动,拿起剪子剪掉孩子的喇叭裤…  

当年更有无数大叔大妈们给首都日报写信,建议加强道德引导,更会在街头抓穿喇叭裤的青年,把他们押着游街…  

首都一开始是这样,而这种潮流,要在西南第一大城流行,需要时间的。  

刘春来原本还以为,刚开始流行起来。  

那样一来,仅仅是从县里收购那些卖不出去的工作服,都能捞一笔起步资金。  

“刘春来,别慌!别慌!这年头练摊很容易,根本就没几个人能跟你比经验…”刘春来安慰着自己。  

哪怕原来他本来就没有报太大希望。  

可通过田丽的事情,能了解到整个四队的情况有多复杂。  

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张罗各种事情,那是因为没做出成绩,根本没人信服。  

“春来,你咋了?”刘九娃发现了刘春来的不对头。  

“估计晕船,我先躺一下…”刘春来可没法解释。  

开始思索对策。  

如果真的流行开来,就说明练摊的已经多了,不仅卖高价不容易,连时间上,也不会短。  

只能走批发的路线。  

可最开始,批发也不适合他们村里走。  

靠着规模来获得更多利润,对于只有六台缝纫机的小作坊,根本不现实。  

一天都生产不了几十件。  

那就只能在别的方面做文章。  

不知道具体情况,刘春来也没法拿出应对方案,只能先放到一变,从经常跑山城的几人口中进一步打听山城的情况。  

交通不便捷,通讯不便捷,他们村距离山城又比较远…  

一时间,刘春来心中闪过了很多思绪。  

运猪船的速度很慢。  

晚上江上会起雾,船怕出事,都会在固定的地方停泊,第二天再出发。  

刘春来心中虽然急,可也没法催促开船的,只能忍着。  

虽然味道难闻,除了刘春来有感觉,其他几人都习惯了这种味道,也没谁嫌臭。  

第一天晚上,早上煮的鸡蛋,到了晚上就有味道了,可众人都没觉得有问题,如果不是刘春来坚持,根本舍不得当天晚上就把那么多鸡蛋全部吃掉。  

跑船的工资不高,一个月30多块钱;喂猪的,一个月更是只有12块。  

好东西,大家都舍不得吃。  

船的速度太慢,一直到第三天下午两点多,远处一座城市浮现了出来。  

山城,终于到了。  

“九叔,那就是山城?”刘志强也兴奋起来。  

当过兵,算是出过远门。  

可他当兵,就从县城武装部上了车,然后到达驻地,退役后直接回来…  

根本就没去逛过。  

“这里还是郊区呢!”  

刘春来看着越来越近的城市,直接把心中的思绪抛开。  

这年头,遍地黄金。  

运猪的船,不会到达朝天门码头,在磁器口古镇的码头就算是到了终点。  

在这里,船的猪,要用汽车运到肉联厂。  

磁器口在山城郊区,原来叫龙隐镇,刘春来曾经创业没成功的时候想来,创业成功后,没时间来。  

朱允炆曾经在这里削发为僧,当了几年和尚,然后改名为龙隐镇,再到1918年,当地商绅创立了蜀瓷厂,瓷器远销国内外,慢慢就改名成了磁器口。  

刘春来很想去逛逛,可现在的他,需要把裤子卖出去,找到村里的发展机会。  

“你们啥时候回来?我们要在这里呆一晚上,明早回去。”船靠岸后,船长张明涛问刘春来。  

他的意思是如果刘春来如果赶得上,就把他们一起捎回去。  

“张大哥,你们先回去,下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你们的船呢…”不知道需要多久,刘春来自然没法让别人等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