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雪娃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个修士,朝都郡赶来,纷纷看到一个震撼人心的战场遗址。  

十万里之内,所有山河支离破碎,在皑皑的白雪中显得极其荒凉,无人可想到,这里之前还是巨魔族的重地——暮雪阁。  

他们无缘目睹宁凡与石坤的惊天一战,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此地残余的些许法力波动。  

这是一场旷世之战,在此战之中,宁凡强势斩杀了一位窥虚无敌的老怪。  

且这位老怪,还是虚级修国的一国之主,地位尊崇。  

但没有一个人能说宁凡杀得不对,这一次,宁凡站在了道义之上,利用了雨殿尊老的身份。  

石坤谋害巨魔族,是错,但罪不至死。  

石坤对宁凡动了杀心,却是大错,死一万次都是白死。  

宁凡是谁,是雨皇亲自吩咐不能动的人,连兰陵王都不敢动宁凡,连赤天殿殿主都不敢动宁凡,石坤算什么东西,也敢动宁凡?  

莫说无尽海没有界法约束,就算有人追究,也是石坤违反界法、对雨殿尊老出手,死有余辜,没人能挑出宁凡半点毛病。  

甚至若雨殿知晓此事,还会打压石坤后辈,追究石坤得罪宁凡的大罪。  

譬如当日在场的赤天殿殿主——莫休,竟公然宣称,宁凡杀人无罪!  

有心人都知道,雨殿之后,赤天殿和钧天殿是不和的。  

派系不同,莫休根本不可能帮宁凡说好话,但他还是说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宁凡在雨殿的身份绝不一般,可以让不同派系的莫休都不敢招惹!  

石坤死了,还死得无人问津,虽说死有余辜,也着实令不少老怪心感凄凉。  

任你风华绝代,修为盖世。一旦在修路之上走错一步,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石坤陨落了,宁凡的凶名却在这一日,威震内海、外海,乃至八百修国,整个雨界!  

不少老怪纷纷声称,雨界此代青俊第一人。非‘周明’莫属!  

好吧,宁凡又一次为那个冤死的小鬼周明,扬了名声。若真正的周明九泉有知,不知会不会笑醒。  

大战之后,宁凡并未歇息,而是随巨擎等人去了另一处巨魔禁地。  

此战他仗着雷甲护体。毫发未伤,只是最后关头,自损精血,强行催动凡虚中品的黄龙七令,镇压了石坤。  

这精血之伤,对常人或许麻烦,但对黑星护体的宁凡而言。时时刻刻都在星光自愈,根本不值一提。  

巨魔族,悲魔殿。  

宁凡与许秋灵、月凌空、焚翅三女,俱都坐在客位首座,四周围着不少巨魔族长老,一个个都站着,向宁凡频频感谢。  

这些巨魔长老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若不是宁凡出手。巨魔族必会陷入危难。  

幸亏宁凡强势出手,斩杀了石坤,不但抱住了问虚丹,更震慑了不少窥伺问虚丹的老怪。  

石坤是第一个对问虚丹动手的老怪,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实际上,还有数个窥虚老怪,自八百修国赶来。意图谋夺巨魔族的问虚丹。  

但有了石坤的前车之鉴,怕没有哪个窥虚老怪敢招惹巨魔族了。  

宁凡此次凶威大涨,对六翼族亦是一件好事,对鬼目、岚角族的震慑力度更大。  

黄龙七令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就算是问虚都可重伤。  

岚角族最强者,也仅仅是一个问虚。鬼目族倒是比岚角族强,但也不敢再明目张胆招惹宁凡。  

宁凡给无数老怪展示了他的跋扈嚣张,就算是雨殿赐封的一国之主,也敢照杀不误。  

他明目张胆这么做,就是要让别有心机的人明白,他宁凡有多么受雨殿重视,有多么不能惹。  

他要让人知道,他有雨皇撑腰,杀国主都无罪,他对雨殿已经重要到这种程度。  

他要让人知道,别人不能动他,但他可以杀人,所以,不要惹他,否则后果自负。  

这是借势,借雨殿的大势。  

宁凡不喜欢一波接一波的麻烦,所以他选择强势一些,一劳永逸。  

悲魔殿中,宁凡当着巨擎等人,当场给石坤之子、五名国师搜魂灭忆,随后将六人抹杀,斩草除根。  

从石坤之子的记忆中,宁凡获知了石坤全部阴谋,并告知巨魔族。  

石坤来巨魔族的目的,果然是为了问虚丹。  

但他不但想得到问虚丹,还大胆谋划了一件事,那就是掳走风雪言!  

石坤的计划,是在刺纹的前一日,令儿子接近风雪言,将之暗中掳走。随后以风雪言拒绝刺纹为理由,勒索巨魔族。  

如此,石坤不但可得到问虚丹,还可得到风雪言这个名动天下的刺纹师。  

可惜,石坤儿子刚闯入风雪言闺房,就被婢女发现,而风雪言嗖得一声,生生从石坤儿子眼前消失了,十分诡异。  

风雪言的刺纹术,绝对达到冠绝雨界的水平。  

任何体修被风雪言刺下魔纹,都可极大提升炼体境界。  

石坤野心不小,想以问虚丹突破问虚,以风雪言制造一批体修大军。  

若非宁凡介入此事,他还真可能阴谋得逞。  

听说了石坤全部阴谋,巨擎勃然大怒,气得怒发冲冠。  

他巨魔族一向低调,只为实现八位先祖的心愿,然而,过份低调的结果,就是让别人觉得软弱好欺!  

巨擎真恨不得向全天下公布巨魔族的实力,让全天下知道,幽海四族的最强一族,不是鬼目,而是巨魔!  

可惜,他不能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