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今没想到,她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到了。  

苏玖点头“就是你们想到的那个灵脉,它是青龙灵脉的分身。”  

“青龙灵脉,那岂不是位于无尘大陆?它怎么会…怎么会来这里?”  

对于杨果的好奇和提出的疑问,苏玖也不再隐瞒,简单的同其他人解释了一部分关于小绿的事情。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众人才将苏玖所说的一系列消息给消化掉…  

“所以…这条路不止有堂主的消息,还会遇到昏睡的朱雀灵脉?”现在的杨果已经很平静了,毕竟跟在夏珏身边那么多年,也算得上是经历过大风大浪。  

便是面对再难以置信的消息,也早已可以做到快速的调整自己。  

至于其他人的内心其实多少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那悬挂于半空中还不足他们一条手臂长的蛇状生物真的会是灵脉之灵的分身?  

当然不等有人问出这个问题,众多执法堂弟子之中又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  

“等等!先抛开灵脉之灵这个问题不谈,苏道友方才所谈之言中的意思是,这里应该是朱雀灵脉的所在地吧。”  

听这人说到这里,苏玖便明白了他想问的是什么。  

又听那人继续道“很不巧,在下也同夏堂主去过两次玄武和白虎灵脉,每一处灵脉的灵气都呈现一种极致的浓郁之感,除此之外,灵脉之处山峰绵延,更是以独特的形态呈现于世。  

既然您遇到的是青龙灵脉,那么当初那群山的模样应该也是一条拟龙。  

然而这一处…别说山脉了,便是灵气的浓度都没能达到作为灵脉该有的浓度,恕我实在不能理解,这里如何会是灵脉?”  

关于这个问题,还不等苏玖回答,小绿率先开了口。  

“看到眼前的这座宫殿了么?”  

那弟子怔了怔“自然,不过这个宫殿和我所提出的疑问又有什么关系?”  

小绿声音低沉,透着几分初见时,苏玖所感受到的威压“你去玄武和白虎灵脉的时候,可曾见过相似的宫殿?”  

那执法堂弟子摇头“不曾。”  

“不曾就对了,这座宫殿,其实我们每只灵脉之灵都有,只不过,它本该存在的地方是在地底,而不是明面。  

而当它出现于明面之时便代表着,受道重创的灵脉被镇压了。当然,这种镇压并不是坏事,而是相当于对灵脉的一种保护。  

只不过灵脉所产生的灵气也会被一并封存罢了。”  

苏玖道“也就是说,现在灵脉和镇守宫殿的位置互换了?”  

小绿点头“不错,在朱雀被重创死亡之后,灵脉便沉入了地底,取而代之的是这座宫殿的浮现。  

每条灵脉都有灵源,如今,朱雀灵脉的灵源便被封锁在这座宫殿之内。”  

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绿的语气微微顿了一下“当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朱雀尚未消散的身体应该也在这座宫殿中孕养。”  

前面的话,杨果还能勉强听的懂,但到了这里,她骤然发现,便是她竟也有没听过的词汇。  

当然,不止是杨果,便是方才那开口的修士还有他们身后的执法堂的弟子亦是一脸茫然。  

“灵源是什么?”开口的还是之前说话那弟子。  

小绿挑了一下并不存在的眉毛“你去过两次灵脉,竟然连灵源都不知道吗?”  

原本还有些骄傲的弟子顿时便有些尴尬,不过好在执法堂的弟子能屈能伸惯了,也没有什么丢脸的概念,立刻拱手,态度良好的说了句“是在下无知。”  

小绿当然也懒得和这些小修士去计较。  

“在众多修士的眼中,大概灵脉同法宝无异,都是因为生了灵,才有了价值。  

然而实则并不是这样,灵脉没了灵其灵气确实会被封存大半,但依然不会断绝…只有灵源彻底被毁灭,这条灵脉才会彻底成为一条死脉。”  

听完这一番话,苏玖彻底明白了,万年前的前辈为什么敢如此大胆将这里作为封印之地了,想来也是笃定了灵脉不会彻底消失,才敢以此作为阵眼…  

“灵脉应灵源而生,其二者的关系是先有灵源才有的灵脉,然后才有我们的降生。现在你们知道了谁才是最重要的吧。”  

苏玖点头“不过为什么灵脉生出的灵会是有属性的,但是散发出去的五行灵气又是均衡的?你形态为青龙圣兽,应该属木,而我却从未在你身上感觉到过浓烈的木灵气。最后,还有这一处,为何又会异于其他的灵脉,只能让我们感受到属于朱雀的火灵气?”  

面对重重问题,小绿依然稳而沉寂的一一回答着“灵脉之灵有属性,但是你们所享受的灵气却并不是灵脉之灵带来的,而是灵源,灵源所散发的灵气一直都是五行均衡。  

至于我平时和你相处都会收敛自身所携带的灵气属性,我不想让你察觉,你自然便察觉不到。  

而朱雀…你也知道它是出了问题的。”而它此行便是为了来解决这个问题。  

场面陷入长久的安静,显然不止是苏玖第一次听到这些消息,其他人也都是第一次知道关于灵脉之灵这般详细具体的消息。  

当然,这其中也有那么两个人的脸上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苏玖心里是复杂的,复杂到已经无心去留意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反应。  

她一直都知道小绿有所隐瞒,却不知道它隐瞒了这般多的东西。  

不过仔细想来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