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6章一次裂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纷纷点头,痛骂那些毒蛇残暴,冷血,不像人,可是骂完了,又是忧心忡忡的相互看着,然后低声说道:司马,难道我们真的明天就去伊阙?  

军令是这样的…明天出发,三天内抵达伊阙,否则…唐山叹了口气。  

边上的兵卒都是一脸的沮丧。  

唐山坐着,半晌没说话。  

他记得之前从雒阳领命前来镇守太谷关的时候,满宠拍着桌案,表示要对于逃兵严肃处理,抓到一个杀一个,可就在他到了太谷关的那一天,原本守关的曹氏将领,就带着四辆辎重车轻松离开了。  

后来,伴随着骠骑军出了函谷关,就有几个人拿着满宠批的军令,说是去南阳敦促粮草,便骑着快马离开了太谷关…  

至于会不会真的敦促粮草回来,谁知道?  

这么多年来,谁还不清楚有些法令法规,表面上说似乎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实际上呢?同罪,没错,但是没说同罚啊!  

千年来,有谁说要同罪同罚了?  

既然天子不同罚,那么大臣贵人们,也就自然不同罚了。  

延伸往下,就是谁有本事,谁有关系,谁就能逃脱惩罚。甚至在某些案件处理之时,山东官场之中都会默认的延缓三天,或是更长时间,美名其曰走流程,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这些人各自施展手段,寻找人脉,如果能手眼通天,那自然什么事情都没有,若是所谓走流程时间过去,依旧没什么人来打招呼,或是询问案情,那么官场之中的办事人员也就明白了,立刻跳出来表示要严惩,要给百姓一个交代,然后便是乌泱泱的一群傻子高喊青天大老爷。  

至于包拯那样的,那是在公堂上被自己人设给架住了,所以才咬牙铡了驸马,否则要是私下勾兑,皇帝召上殿问讯,让公主给个认罪的态度,都不需要什么实际的行动,那刀还能铡得下去么?当然,能下狠心铡下去,即便是铡一个公主的人形震动棒,也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决断力的,这一点不可否认。  

可是唐山有这样的勇气么?  

曹丞相到底要做什么?一名兵卒嘀咕着,看看我们这一路来,都死了多少?青州的,徐州的,冀州的…前两天那被砍头的那几个,听说是扬州的…再打下去,不都死绝了?  

死不绝的。唐山说道,还有豫州的,兖州的…  

唐山下意识的回答,然后他脑海里就像是有什么火花一闪而过,但是等他仔细去想自己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却被另外一名兵卒打岔了。  

司马,我们真的要出关去伊阙?  

这都问几遍了?唐山没好气的说道,军令就是这么样!由得你选啊?除非…  

说到这里,唐山顿时神情一紧,你们想要干什么?  

还没等在唐山周边的兵卒说些什么,忽然远处一阵骚乱,然后伴随着起哄的呼喊声。  

唐山带着人赶了过去,发现竟然是两个兵卒在斗殴。  

原因就是在分饼子的时候,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  

唐山都被气笑了。  

骠骑军眼看要打过来,自己还接到了明天就必须出战援救伊阙的命令,面临的不知道是死是活的未来,而他手下这些兵卒,却在为了一块饼子大小不一而打架!  

有气力,有血性,他娘的怎么不去打骠骑啊?!唐山咆哮着,你们真他娘都是人才!人才啊!  

司马,一个被打出了鼻血的兵卒,满不在乎的抓了把土,堵在了鼻孔上,瓮声瓮气的说道,你觉得是我们这些人,哦,除了那些瞎逼刚来的,那些人是没和骠骑打过?  

唐山原本暴怒的情绪,就像是被泼了一盆的冰水,迅速的降了下来,他环视周边,看着那些在周边起哄的兵卒,看着他们有的麻木,有的懵懂,有的还在嬉皮笑脸的准备等着看热闹吃瓜的兵卒,沉默了许久,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人才,啥子叫人才?  

忽然有个兵卒冒出了一句。  

傻子!就是柴火!人做的柴火!在潼关那边,轰!烧了!人柴!  

又有一个兵卒接口道。  

唐山吞了一口唾沫,不耐烦的驱赶这些家伙,没去纠正这几个人的说法,究竟是人才还是人柴,滚滚滚!  

甚至在唐山心中,他觉得或许他们说的才是人才的真理。  

人,先要被烧,烧得黑心了,烧掉了枝枝杈杈,才能从材,变成才,也才会成为管理阶层,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  

唐山沉默着,回到了城头。  

片刻之后,之前问唐山的那几个兵卒又挪了过来,司马,我们…明天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  

唐山忽然暴怒的跳起来,指着那几个兵卒的鼻子破口大骂,是不是想要让我下令,让你们逃走?!啊?!说,是不是想要逃?!你,还有你!说啊!  

最开始的时候,唐山还不明这些兵卒为什么老问他这个问题,但是在看到了手下兵卒为了一块饼子在相互殴打之后,唐山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兵卒,已经废了。  

包括他自己。  

谁会珍惜一些废物?  

能废物利用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不论是古今中外,一个民族意识的全面觉醒,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有组织的,并且必不可少的还需要惨痛教训的催化。  

大汉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王朝。  

很多大儒表示周王朝是华夏大统一的开端,其实是为了抹杀秦朝的功劳,而相对于比较短暂的秦朝来说,大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