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8章火焰和鲜血(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成了,可是西羌分布那么广,地广人稀,就算是想要教化,又是需要多少教化使?需要多少年?  

这些都是问题…  

斐潜听着姜冏提出的这些个问题,并没有因为姜冏一直在提问题而反感,而是感觉到了欣慰。  

斐潜并没有马上对于姜冏的问题做出回应,而是带着他一同到了潼关城头之上。  

此刻,潼关城楼燃起灯火,土塬上的军营和禁沟之中的军棚之中,也开始冒出了炊烟。  

姜冏带来的那些人马,似乎也在这暮色和炊烟之中,朦胧了起来,和其他原本在潼关禁沟的部队相互混合在了一起。  

姜冏看着,心中似乎有一些感悟。  

斐潜看着姜冏的神情变化,心中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个人,算是李儒留下来的遗产之一。  

因为其身上有羌人血统,所以也是比较适合用来作为管理和梳理汉人羌人之间关系,建立长效的制度机构的人选之一。  

有羌人血统,不应该是姜冏的劣势,反而应该是姜冏的优势。  

羌人应该像是南匈奴人一样,融入汉家文化,而不是游离在外,而这种融入,单纯依靠暴力是绝对无法实现的。  

很简单,因为羌人可以逃。  

和后世对于中原地区严格的户籍管控制度不同,在这种地广人稀的区域,古代的户籍制度基本上就等于是个屁,别说羌人了,就是普通杂胡,也是想走就走,随时铺盖一卷帐篷一收,漫山遍野的去哪里找人?  

只是一味的暴力,这些人肯定就会跑!  

当年匈奴残暴,不也是大批的胡人逃到了西域么?  

斐潜要的是人,是能够生产,能够为大汉做出贡献,有价值的人,不是那些土地草场!  

看看当年雄跨整个大漠东西的匈奴,地盘够大吧?可是产出又有多少?占领的草场多吧?可是核心战士又有多少?核心部落打没了,整个匈奴就垮塌了,到了要逃跑的时候,留在大漠的草场能带着走么?  

所以关键还是要留人,像是南匈奴一样,成为华夏的一部分,而且还不能膈应华夏的主体。  

主公…姜冏看着潼关之下的军营,胡汉混编,也在陇右施行…确实有些效果,不过汉人胡人毕竟习俗不同,时间一长,又是汉人找汉人,胡人找胡人…  

这是人类天性,不是简单的混编就能解决的问题。  

胡汉混编,不是斐潜的创举。  

胡汉混编,这是第一步…  

斐潜指着潼关之下的军营说道。  

姜冏的目光亮了一下,那么…可否有属下能做的事项?还请主公吩咐!  

斐潜笑了笑,点了点头,胡人重血誓,汉人重先祖…看起来似乎不同,然实则为一也…现如今,不妨就以此点入手…  

血誓,先祖?姜冏重复道。  

斐潜点了点头,不妨称之为…血誓盟约!  

潼关城头的战旗在暮色中猎猎作响,似乎在发出跨越千年的浅吟低唱。  

斐潜扶着潼关的城垛,手指触摸到了垛口上斑驳的痕迹。  

战争的痕迹。  

这些痕迹,会伴随着时间慢慢的钝化,消失,但是终归是要有些东西留下来。  

就像是斐潜现在推行的杂胡教化。  

难,但是也要去做。  

斐潜抬起头,望向远处。  

禁沟升起的炊烟与晚霞交融,将整片土塬染成赤金色,显得格外的秀美。  

明日在此筑坛。斐潜突然开口,伸手往前一指,就在前面的土塬上…  

祭坛?姜冏愣了一下。  

斐潜点了点头,此地,有潼,渭,洛三川之水,有河东,陇右,川蜀,河洛之土,足以铺设大祭之坛…  

姜冏心头剧震。  

没错!  

汉人重先祖,羌人重血誓,但是两者之间都有一个是相同的,那就是祭典!  

姜冏年幼的时候,也跟着他父亲参加过羌人的白马祭。  

当时羌人很强大,也很狂妄。  

在当时白马祭典上,被选中的少年,要持短刃搏杀野狼!  

被杀死的野狼的血,会涂抹在代表了白马神的石板上…  

恍惚之间,姜冏忽然觉得,主公此刻眼中的锋芒,竟与当年老酋长举起血刃时的眼神,相互重叠在了一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