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8章黎庶哀歌(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色低垂,冷风飕飕。  

曾经繁华鼎盛一时的雒阳城,如今只剩下了凄凉。  

月光在雒阳南城墙的缺口处流淌,像一道银色的伤口。  

在水渠阴影之中,有些人形的影子晃动着。  

李老四的草鞋陷在淤泥里,拔了半天没能拔出来,为了不让声音太大引起巡逻队的注意,他干脆解开了草鞋的细绳。  

哎,忘了先脱下来…  

李老四有些舍不得这草鞋。  

虽然说这个草鞋破旧,并且都快磨破了,但是这依旧是一双鞋。  

在大汉山东之地,有没有鞋穿,是两种人。  

他好不容易穿上的鞋,现在却被迫要扔掉了…  

即便是一双士族子弟都看不上的破鞋。  

别叽咕你那个破鞋了!小心将巡兵招来!在李老四身后的另外一名逃兵推了李老四一下,靠着边上,小心陷到中间去…水渠底一直都没修好,陷进去了可救不回来…别把我们带到沟里去…  

知道了,知道了…  

李老四低声回应着,然后摸了摸自己怀里紧紧的绑着的半个铜爵杯子。  

这是他去年冬天在烧毁的太学遗址捡的。  

太学啊,那可都是贵人才能去的地方…  

李老四原先在山东的时候,都没有想过他这辈子还能站在太学之中!  

当他将自己脏兮兮的脚印留在了太学的明堂之前的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嬉笑起来,因此还被军校责骂…  

李老四怀里的铜爵残片只有半掌大小,边缘被夯土磨得发亮。  

他在太学废墟里面的一颗树根下发现了它。  

当时冻硬的土层里还嵌着半片烧焦的竹简,不过他不认识字,所以就上交了竹简,而将铜爵残片藏了起来。  

那竹简,军校也没要,因为他们当时就是来搜刮残存的财物的…  

所有人找到了财货,都先自己藏起来,能藏得住的,就归自己了,藏不住的就被打。  

李老四显然还算不错,藏住了这半个铜爵。  

这玩意,多少值点钱,他想着。  

铜爵内侧的铭文被磨得模糊不清,但若对着火光斜看,仍能瞥见有两个字。  

他私下找人问过了,说是这两个字是永寿。  

那人还说,这玩意若是完整的,那就真值钱,但是现在么…  

那人嘿嘿笑笑,将残破铜爵扔回给李老四。  

不过李老四依旧觉得,他还是有机会将这玩意换点钱的,而且至少这玩意还能有些用。  

在残缺的铜爵之内,装着他给营地伙夫帮工的时候偷抓来的几把陈粮…  

回去,回家去,然后多少将这玩意卖点钱,然后再做点小生意,再不济也是有几天的饭钱,然后再帮人做工,种田,然后…  

李老四想到了许多然后,嘴角都不由得上扬起来。  

七八个和李老四一样的黑影,顺着雒阳城坍塌水渠的夯土斜坡滑下来,佝偻着身躯,在阴影当中慢慢的往前摸。  

雒阳的水渠通往城外,而且在城墙那边有一段水门被毁坏了,一直都没修好…  

所以这是一个破绽,李老四他们已经计划了好几天了。  

一个年轻一些的少年兵不小心碰掉了一块水渠边上的半截砖块,啪唧一声砸在了地上,在静谧的夜色里面传出老远,吓得众人连忙趴了下来,也顾不得水渠之中满是腥臭的污泥。  

片刻之后,没有什么警报传出,这些人才缓缓的重新站起来,往那残破的水门摸去。  

静夜之中,满宠依旧没入睡。  

他有太多事情了。  

虽然肉体上已经是非常疲倦,但是因为精神上思索太多,反而难以安眠。  

这原本就不是一个多温暖的春天,在雒阳这个府衙厅堂之内,即便是有一个火盆,也似乎是没点燃一般,不能带来多少的暖意,整个空荡荡的厅堂,就像是在冰窖里面一样,即便是没有触摸到周边的寒冰,也是冷得有些刺骨。  

虽然说所有人都知道,兵家胜败都是寻常,未战之时先要考虑失败后会怎样,可是道理谁都懂,但是满宠确实没想到,此次曹军西征,最后居然是落到了这样一个境地!  

满宠在驻守雒阳之时,仔细回想之前所有的战略部署,至少正主路这方面,不管是分兵还是合围,抑或是转移到河东作战,似乎都没有什么问题。  

唯一比较有问题的,就是夏侯。  

夏侯氏…  

不堪大用啊!  

满宠在心中喟叹着,可是也不敢直说出来。  

毕竟就算是满宠不懂什么叫做U  

BB,但是对于夏侯氏也确实不太好评价。  

夏侯一败,等于是曹军的分路彻底完蛋。  

要说英勇么,也确实是英勇,但是…  

如果夏侯氏能够更强一些,北路有夏侯惇出奇兵克太原,又有夏侯渊奔袭平阳,就算是不能将斐潜一棍子敲死,也能使得骠骑军心大乱!若是如此,斐潜就首尾难顾,关中便是守也不是,不守也不是,左右为难之下必然就会出现动摇和漏洞!  

可就是在夏侯渊死后,本来就相当危急的局势,更是急转直下!  

在峨嵋塬曹军营地的那一场战斗,也同样是败得太过突然,太快了,以至于就像是高山之上的雪球滚落,一路崩塌下来,直至当下。  

原本以为这一场战役至少还要打一年,结果现在眼瞅着似乎就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而且还是山东这一边的末路,这真让满宠有些橘麻麦皮不能当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