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9章幸不幸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兴九年冬。  

十二月。  

凛冽的寒风从北面呼啸而来,将荒地的残雪扬起,发出阵阵的狞笑,然后扑向在这个天气依旧在外行走的一队人马。  

天空是灰黑色的,大团大块的云朵,就像是只想要躺平不想要改变的士族子弟,在北风的不断鞭策之下,才被迫聚集在一起,然后面对悲惨的未来,被挤压得痛哭流涕,浑然不觉得这个悲惨,其实是之前普通民众的常态。  

普通百姓民众的苦,是连哭泣的时间都没有的,六加一的劳作。  

六加一,不是单休。  

而是干六天,可以再奖励多干一天。  

不干还不行。  

品尝到了被北风强迫的味道,云层哭泣了。  

一棵老松树歪七扭八的在半坡之处承接着这些云层的悲伤,然后或许是不堪重负,在这一队人走过的时候,颤抖着将这些雪水抖落下去,引来一阵叫骂。  

到处都是白色,黄色,灰色,黑色。  

偶尔的绿色,也是很深的接近了黑色。  

当然,绝大部分都是白的,而其他颜色只是点缀。  

大自然会给每一个不尊重他的家伙点颜色看看,不仅仅限定在白色上。  

张生在马背上,缩着脑袋,几乎恨不得将脑袋缩到了马脖子上的毛里面。虽然那点马毛也不能保证多温暖,而且也挂上了一些白霜,但是至少会比裸露在外要好受一些。  

其他的人也相差不多。  

一路行来,没人说话。  

在这样的天气,野外行走,谁她娘的还能长篇大论,还可以让周边的人都能听得清,那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张生是个好名字,因为很多人都在用。  

名字是父母给的。  

张生自己不能提意见,而且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张生的名字,也代表了他父母对他的期望。  

活得久一点。  

仅此而已。  

不像是某些孩子,生下来要么嘴里含着玉,要么名字带个玉,生怕旁人不知道那孩子的尊贵…  

而张生呢?  

就是比土多一些笔画罢了。  

普通到了几乎就是等同于后世张三李四的程度。  

所以,拥有这个名字的他,会被经常询问,你是哪个张生?  

张生就要被迫的说出他之前的经历——  

我是说书话本的那个。  

然后旁人恍然大悟,嗨!早说么!那什么「莫欺少年穷」是不是你写出来的?写得真好!  

然后张生只能尴尬的笑笑。  

莫欺少年穷,这样的话之所以会让人觉得好,并不代表这句话就真的好,而是太多的少年,都是穷的,也都吃过了穷的苦痛,所以才会对于这句话记忆特别深刻。  

不经过生活的苦,怎么懂得平安二字的重要?  

张生是幸运的,因为他比一般的普通百姓拥有知识,通晓文字,但是他也是不幸的,因为他就是有知识,有文化,在他到长安之前,依旧不能当官做吏,即便是他比其他的人都要更有能力。  

因为他脸上有疤。  

疤痕不大。  

但是就这么一小块的疤痕,在山东之处,却像是天堑一般,斩断了他晋升的道路。  

山东儒生官吏,天天高喊着不要以貌待人,但是实际上呢?  

张生只记得他这个疤,是小时候落下的,但是已经记不清楚他这个伤痕究竟是自己不小心弄到的,抑或是…  

毕竟山东家族大,同姓多,而一般的家庭所能得到的位置很少,每一代都是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堂兄弟在竞争。  

张生微微转头,看了看队伍。  

他这一队,都是写书或是说书的,有一些人还有一面之缘。  

让他们来前线潼关干什么?  

莫非是让他们来给兵卒写书说书?  

这不是笑话么?  

不过,这都没关系。  

只要真是骠骑大将军召唤他到来,那么就算是不用他们的嘴,也不用他们的手,而是要他拖拽着车辆,就像是队伍后面的驽马,在风雪交加之下去拽着车,他也愿意。  

只要那车,是骠骑的车,而不是什么辎重车就行。  

张生抬起头远眺。  

风雪之中,前方似乎就是禁沟了,而在禁沟远处山头上,似乎有些人影,影影绰绰。  

潼关,禁沟。  

斐潜站在禁沟之上,俯视着禁沟。  

在禁沟之中,已经在避风处搭建出了不少棚屋。  

这些抢在风雪来临之前搭建起来的棚屋,会比在土塬上的营寨更有效的规避寒风的侵蚀。原本在土塬上兵营里面的兵卒人马,现在基本上都转移到了禁沟之中规避风雪。  

这一场大雪,来的很快,也很猛烈。  

但是关中的雪还不算是最大的,在前几天,斐潜就接到了阴山下了大雪的报告。  

那只可怜的鸽子…  

或许也是幸运的鸽子。  

一夜之间,大雪封门。  

这个封门可不是夸张形容,而是真的雪封。接近半人高的雪层,堵住了门窗,甚至还压垮了一些房梁。  

斐潜接到了阴山受灾的报告,可是他现在能为阴山做什么?  

什么都做不了。  

大雪封闭了道路,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是一场灾难,只能期待着阴山能挺过去,希望阴山在之前有足够的准备,要不然可能连鸽子都吃了…  

土塬的边缘上,有一些树,歪七扭八的长着。  

这些树长的位置,和它们之前的伙伴来说,是比较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