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8章何以至此(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犁闻言,也沉默了下来。他想起了之前被抬进去的那些重伤员。  

难以控制的呻吟和鲜血。  

从担架上滑落的手。  

他们都是好儿郎啊…许褚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这就是教训!我要是再谨慎一些,不贪功…他们,或许就不会伤亡,你也不会受伤…  

不能这么说,李犁很认真的说道,将军,不能这么说。我们,还有他们,上了战阵,生死有命…哪能怪将军呢?  

行,不说这些了。对了,以后都别叫我将军了,就叫我仲康。许褚轻轻拍了拍李犁的肩膀,站起身来,好好养伤,等伤好了,一起喝一杯。  

李犁笑了笑,好!  

斐潜看着吕常。  

吕常也瞪着斐潜。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子曰殷有三仁也。斐潜笑着说道,今日见将军,不知将军为何人乎?微子,箕子,或是比干?  

吕常冷笑着说道:败军之将,不敢比先贤。  

是不敢,还是不愿?斐潜又是问道。  

蛮夷之地,凭可论先贤?吕常嗤笑,一副要杀要剐随意的模样,要杀就快杀!某虽不敢比先贤,然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之理还是懂的!  

斐潜点了点头,将军果是忠孝。佩服佩服。不过,某有一事不解,还向将军请教…管子不死,可谓仁乎?可谓忠义乎?  

吕常愣住了。  

对于一般的武将,或许对于这些经义什么不是很熟悉,斐潜说这些话语,这些不通经义的武将未必能听得懂,但是吕常能听得懂。他是南阳人,在东汉的文化鼎盛之地,不可能连斐潜说的这些浅白典故都不了解。  

齐桓公杀掉了自己的王位竞争对手公子纠。  

公子纠的谋士召忽死节了,算是为尽人臣礼节自杀,但是管仲当时也是公子纠的谋士,但是没有死节,还转脸就辅佐了公子纠的敌人公子小白…  

这样的人,能说他仁吗?  

能说他忠义么?  

结果孔子表示,这就是仁,就是忠义!  

孔子的理由是齐桓公成就诸侯霸业、会盟天下,却没有大动干戈、武力征伐,这些主要是靠管仲的才能来实现的,没有采用大规模的战争四处征伐,没有让百姓受到更多的战争之苦,所以管仲可以称得上仁。  

当然,管仲确实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斐潜也没有要贬低管仲的意思,子贡问孔子,管子非仁者与?孔子怒而斥之,言有管子相桓公,方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子,则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敢问如是哉?  

斐潜笑着。  

吕常却笑不出来了。  

相比较于后世的儒教,至少在孔子时代,儒家是有其灵活性一面的,所以孔子对于管仲的行为是推崇的,也同时表现出孔子对于管仲的羡慕,没有嫉妒和恨。  

不过么,如果管仲真的泉下有知,也许会对于孔子的评价一脸的不屑。  

管仲是一个政治家,其理想是成就霸业,而不是当个沽名钓誉的仁人,所以所谓仁和忠义这些儒家的概念,大概率管仲是无视的。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斐潜当下拿孔子的这些话来砸在吕常脑袋上。  

你们山东之人,不是推崇孔子么?  

不是都要效仿先贤么?  

现在孔子都觉得管仲转头辅佐公子小白,是值得赞扬的一件事情,那么吕常所谓坚持的忠义岂不是就是匹夫匹妇之举?  

管子之所相,乃「尊王攘夷」是也!吕常盯着斐潜说道,非相小白是也!  

不相小白,焉知可否「尊王攘夷」?斐潜很自然的说道,更何况…「尊王」暂且不论,这「攘夷」么…呵呵…  

斐潜笑而不言。  

吕常脸色变幻。  

斐潜的话,都是软刀子,但是比真的刀枪还要更犀利。  

吕常想了又想,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扭过来,一会儿变过去,额头上和鬓角处也是冒出了汗珠来。  

斐潜也不着急,也没有继续用言语逼迫吕常。  

良久之后,吕常才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整个人显得有些萎靡,连带着嗓音也沙哑了一些,有酒水否?  

斐潜微微向着护卫点了点头。  

请:ddyueshu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