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8章街上有人高声喊(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越发的明显起来。  

孝武皇帝深晓丞相专权之祸,遂诏天下罢丞相而立三公九卿,分理庶政之务,遂有大汉驱逐匈奴,开拓西域,战夜郎而拓辽东,天下无不降伏!既董卓之流,卑劣野蛮,残害天子,屠戮百官,亦以自诩丞相,国师!大汉苦之甚也!  

及操迎天子,先以将军,后任三公,尤不为足,冒天下之大不韪,又自任丞相!步董贼之后尘,挟天子之权,侵三公之事,贪九卿之职,皆纳为丞相一人所有!凡郡县之事,唯先呈丞相而敢行之!  

丞相府邸,奔走如市!天子殿前,无事可禀!  

事无大小,唯操一人主张!钱财赋税,唯操一人受纳!敢问这大汉天下,究竟是姓刘,还是姓曹!  

最后一句落下,整个御街便是宛如沸腾一般,轰然纷乱!  

汉代政治体制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历史过程,涉及到权力结构、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其丞相和三公九卿的变化,或者说如今曹操又废了三公重新搞丞相制度,其实都是因为权力集中与分散的斗争相互转变而导致的,未必是一味的好,或是单纯的坏。  

起初,汉代的丞相确实是权柄过大。虽然说名义上是仅次于皇帝,是在皇帝之下,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丞相的权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威胁。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先设立了大司马大将军一职,用以分权和制衡,后来便是干脆直接罢免了丞相,而改成了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分别负责军事、行政和监察等职能,这种分权的设计,确实有助于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从而维护皇权的稳定。但是天人感应的理论先天残缺,使得三公从实际职位变成了背锅侠,九卿反而成为了真正实权人物,特别是太尉的军事权往往是被大将军侵袭,以至于政治平衡再一次的倾覆。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丞相与三公九卿制度的相互斗争和变化,也是法家和儒家之间的执政思想的斗争。丞相制度的设立更多体现了法家的集权思想,而三公制度的设立则融入了儒家的礼治的理念。  

所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会觉得丞相三公都是官,改来改去毛球意思,但是在这些人眼里,这可是法家还是儒家,是偏左还是…  

咳咳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话说回来,曹操重新改革职位,其实也是被斐潜逼的。  

和历史上曹操渐渐的有了些不该有的心思不同,在当下的曹操,废除三公制度,重新设立丞相,实际上是为了适应当下的整个局势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以便能更有效地应对被关中不断压制的局面。  

之前山东之地,不管是冀州还是豫州,在曹操表示要做丞相之时无人反对,甚至是一边倒的称赞,现在么…  

让开!  

都让开!  

一队曹军在人群之外奋力的往里面挤。  

围观的士族子弟不仅是没有立刻让开,反而有意无意的下绊子。  

张氏士子被曹军从高台上拉扯了下来,虽然被一路拖着走,但是口中没有停,若不除贼!天下危矣!除贼…唔唔…  

一名曹军将一块破布塞住了士子的口,然后拖拽着往前走。  

除贼!  

人群之中忽然有人大喊了一声。  

众人皆有些愕然。  

连那一队曹军兵卒都不由得愣了一下。  

除贼!除贼!  

又是有人喊道,而且这一次喊出声音的方向是另外一边。  

有更多的声音响起,除贼!除贼!  

片刻之后,便是左右之人都在大喊着,除贼!除贼!除贼!  

原本气势汹汹的曹军兵卒,现在多多少少有些显得茫然无措,他们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又看向了他们的领队。  

走,走走,快走!  

见曹军兵卒狼狈而走,人群之中发出了欢呼之声。  

在御街的尽头,远远的一处二楼窗口之处,几个人影晃动,在阴影之中露出了几分笑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