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0章这个意思还是那个意思(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喝上了…  

谁让曹操不相信冀州佬的实力?不愿意重用冀州人?  

看看,这就是用人唯亲的下场!  

仿佛就像是曹操如果当时让冀州人统领兵权,然后什么事情都让冀州人来做,必定就会迎来胜利一样。  

当然,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当年袁绍大部分的将领是冀州人的事实。  

袁侃瞄了一眼钟繇,见钟繇八风不动,便是低声问崔林,幽北…果然败坏如此?  

崔林微微颔首。  

华夏优良的传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但这幽州这个事情,还真不是崔林有意夸大,而是真的就是这么烂。  

虽然说曹纯最后奋起一搏,但是太晚了,又是风雪之下,就算是健康人都未必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面抗冻,更何况那些受伤的兵卒和百姓?  

在加上之前胡人在幽州的杀戮和破坏,整个幽州简直可以说是倒退了几十年。甚至比在公孙瓒和袁绍大战之时还要更差。人口缺失,土地荒芜,设施破坏,幽州想要恢复元气,没有一两代人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原本应该是悲惨的事情,可是在崔林的描述,却没有什么悲痛之感,甚至有些隐隐约约的快乐,若是在配合上崔林在膝盖上轻轻的敲击的手指,不听其内容的话,似乎就像是在吟唱着什么词赋…  

没错,幽州跌倒,冀州虽然谈不上吃饱,但是也多多少少啃了一口肥肉。  

那些逃到了冀州境内的幽州百姓,虽然说确实存活了下来,但是绝大多数从此就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成为冀州庄园主的奴隶佃户,生生死死世世代代都将为小农经济体制下的庄园主自愿的奉献一切。  

所以,崔林觉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曹军进攻骠骑受挫,那么这个鄯善国条约,就有可能是曹操想要从高台上下来先铺垫的台阶。  

袁侃点了点头,崔兄言之有理…  

钟繇却有不同的意见,或许…以斐氏为伊霍之患也…  

骠骑再立新功,如果按照正常的晋升流程,恐怕就只有大将军之位可以用来封赏了。  

反正丞相之位,老曹同学是肯定不会松手的。  

可是这不走內宫亲戚路线,全靠军功一步步给晋升出来的大将军,真就对于大汉是有益的?就算是不论天子刘协心中怎么想,就说当年权掌尚书台之后的大将军霍光,挤兑死了多少名门豪族?  

而且如果真的让斐潜如同霍光一样,成为权掌天下的核心人物,那么在关中的新田政,必然就会被推行到整个的大汉,到时候山东这些吃老本的士族乡绅土地佬,还能够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趴在农夫佃户的身上吸血么?  

因此,钟繇认为,曹操此举,更像是一个警告。  

老曹同学这么努力,都按压不住斐潜的蹦跶,要是冀州豫州还袖手旁观,到时候谁还能抗得住斐潜?  

听完了钟繇之言,袁侃皱眉点头,钟公所言,甚是有理。  

袁侃此言一出,不管是崔林还是钟繇,都有些不满意。  

感情你是沙和尚?师傅说得对,大师兄说得对,是不是还要再凑个二师兄来?  

袁侃见钟繇和崔林的脸色,作为政治中介商的他自然明白他这样抹稀泥的态度,并不受欢迎,所以他脑筋转动起来,然后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钟公,崔兄…袁侃神色严肃的说道,这曹丞相此举用意暂且不论…别急,别急…某是说,这骠骑又是为何遣使前来?  

钟繇和崔林都是一愣。  

对啊,方才他们两个都是揣测着曹操是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表示什么意思,却忘记了这个使者并不是从曹操那边来的,而是斐潜放过来的,所以斐潜这么做,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钟繇皱眉问道,汝有何高见,繇洗耳恭听。  

袁侃那有什么高见,但是他发挥出了政治捐客的灵活机变,呵呵轻笑,显得胸有成竹一般,某以为…不妨待某访段氏之后,再做定夺…方是更为稳妥…  

政治捐客,不就是在各方之间勾兑,然后从中渔利的么?  

现在有这么一个大好机会摆在面前,袁侃岂能错过?  

崔林思索片刻,点头同意。  

钟繇盯着袁侃看了看,沉吟少许,忽然说道:汝不妨再找荀氏查探一二…  

袁侃吓了一跳,荀令君?!  

钟繇摇头而笑,非也,非也…荀氏之中,唯有荀令君乎?  

哦…袁侃恍然,旋即他明白了钟繇的意思。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