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4章难关,难题(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位下降,就意味着不管是从龙门渡过,还是从蒲津渡走,通过大河都会容易得多…  

而这个天气变化,魏延也无法控制。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魏延没能意识到,大河水位下降,那么那些裸露出来的河床,就是蝗虫最佳的繁殖场所。  

这些河床没有任何的植被,而且也不会有什么人,或是牲畜来翻滚搅动,所以虫卵都很安全,只要熬过了冬季,一开春,便是漫天遍地的蝗虫腾空而起!  

大军征战,加剧了周边的树木被毁坏的速度,而这又带来了更多的水土流失,干旱加剧…  

明年的命运,已经在悄然书写。  

关中如今还没有大规模的征伐动员兵,只是在长安三辅内征调了一些之前退役的兵卒,加强了戒备和值守。  

虽然庞统说过,让魏延不用担心太多,但是魏延总是觉得关中河东那些士族大户,迟早会搞出一些什么幺蛾子来,到时候若是应对不妥…  

河东的士族大户的问题,嗯,或者说这是大汉所有地方的问题。大汉三四百年的积攒,地方性的问题已经是非常的可怕了,只不过平时都被按时缴纳的赋税所掩盖了,一旦出现中央统御力度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许许多多奇怪的问题。  

这种弊病一代代的相传,透入了华夏封建王朝的骨髓。  

斐潜想要走另外一条路,隔绝这种弊病,而曹操过来说,不行。我们人多,不同意,少数要服从多数,所以你要跟我走。  

魏延不懂得这些,但是他懂得当下的位置是骠骑给予了他,所以他就必须对骠骑忠诚。  

军参事贾洪从营地里面出来,找到了魏延,见魏延盯着河对岸的曹军营地,便是忍不住又说道:将军,庞令君有令,不管是否有曹军破绽,将军不得过河!  

魏延连头都没有回,没好气的应了一声,知道!某就是看看!  

贾洪说话还有些惯性,即便是魏延说知道了,也依旧还是要叽咕两句。  

魏延左耳听,右耳就飞了出去。  

魏延不太喜欢贾洪,因为贾洪是个老死板的性格。或许也就是这么一个性格,所以才被派来给魏延当任军中参事,也就是魏延的后勤文吏主官。  

除了年龄大有些絮絮叨叨之外,贾洪的事情都办得不错,既不贪钱,也不枉法,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公平合理,让魏延可以比较省心的专注在战事方面上,而将兵卒的吃喝拉撒等等一系列琐事都丢给贾洪处理。  

没有人会一生下来就会被天下所有人喜欢,即便是天子也不行。  

想起天子,魏延就想到了骠骑世子,然后忽然想到了一点,这会不会是庞统有意给世子…  

算了…魏延摇了摇头,这些政治上面的东西实在是太费脑筋了,还不如军事上的简单。  

贾洪在一旁,以为魏延是在跟他说话,不由得一愣,算了?这怎么成?  

魏延反应过来,你方才说什么?  

贾洪翻起眼皮看着魏延。  

魏延嘿嘿笑,方才想着曹军之事…  

将军,是这样,原本应该从河东安邑解送而来的粮草,现在延迟了十日。贾洪说道,原本这应该依律判罚军棍二十,但是…  

但是什么?魏延问道。  

但是这军粮并非运粮官路途耽误所致,而是在安邑解取粮草的时候就耽搁了,运粮官在路途中还加快了行程…贾洪一板一眼的说道,如果说处罚运粮官,那么责任其实并不能完全算是他的,多少有些不公,但是如果说不处罚运粮官,那么又将律法置之何地?  

安邑那边怎么说?魏延问道。  

贾洪说道:当然也有他们的理由,不过军律就是军律,延期了就是延期了。  

魏延沉吟了一会儿,我们确定调的是常平仓,不是民仓罢?  

贾洪愣了一下,然后皱起眉头来,将军的意思…  

哼。魏延摆摆手,又是这样…先不与刑罚,记下来,待战后一起算!  

都记下来?贾洪问道。  

魏延点了点头。  

好。贾洪也没有什么其他意见,见魏延又转头去盯着河对岸的陕县,不由得又说道,将军…这庞令君有令…  

知道了!知道了!魏延摆摆手,我不过河!  

贾洪也就不再多说,拱了拱手下去了。  

之前魏延忍着,忍到了曹操都没办法,不能继续在陕县拖延,只能丢下些人手防备魏延,然后大军前移。  

曹操离开了,现在魏延看着曹军明目张胆的将粮草中转设在了陕县,就算是魏延心中清楚这可能又是一个陷阱,但不免有些手痒难耐…  

和游戏不同,兵卒是不管在哪里都需要吃饭的,而大多数战争当中作战的地点,都是偏离城市补给区域,因此时间一长就必然需要调运粮草。之所以说这陕县是陷阱的原因,就是从函谷关到潼关,路途说远也不算远,可以设,但也没有必要说一定需要一个中转站…  

所以,这多半有鬼。  

可惜那死黑胖子似乎预见了这个情况,叫了贾洪这个古板老头念紧箍咒。  

抗命?  

不至于。  

但不能渡河,还要搞事情,确实是一个难题。  

(本章完)  

请:badaoge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