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2章殇困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除了那名女子,其他百姓之中,没有人再站出来。  

看着这些百姓,贾衢觉得既有惋惜,也有可怜,同时也有无奈。  

要说张既和邓理抓捕击杀了这些冒头的曹军奸细之后,这些百姓当中就再也没有用潜藏的贼人了么?  

贾衢还不至于如此的天真。  

显而易见,曹军为了进攻壶关,已经做出了大量的准备,而这些准备,仅仅是为了杀几个屯田的民夫,亦或是搅乱一下流点血而已?  

对于壶关来说,可能最为稳妥的方式,莫过于将这些民夫全数坑杀。  

因为不能确定是谁有问题,所以就干脆将可能有问题的人都解决掉。  

这种方式,在历史上多次的被重复使用。  

杀,很简单。  

傻子都能想得到。  

但是想要做得更好,就不能只用傻办法。  

当众人都等着贾衢下一步的动作的时候,贾衢却下令重新支起登记的摊子,让这些屯民过关进入壶关关隘之内。生而为人,多少需要在某些时候,选择去做对的事情,而不只是一味的选择去做有益的事情。  

若只是简单的坚壁清野,那么仅仅需要放火烧了这些百姓的房屋村寨就行,至于这些百姓会去哪里,根本不需要管,反正战火一旦燃起,这些死伤就会成为一个数字而已,就像是封建王朝之中每一次的天灾人祸之后的奏章,户多亡、数以万计…  

壶关和壶关关隘之间,已经腾出一块地方,用来安置这些屯民。  

贾衢向邓理招了招手,然后转了回去,而张既留下来镇压场面。  

看着当下这些屯田百姓一个个的小心翼翼,一副凄苦的模样,就像是方才争抢进关,哄乱的时候,殴打兵卒,抢夺兵甲都不是他们干的一样,张既是一肚子邪火,不知道要往哪里发。  

张既目光扫视着,心中暗骂,方才各个和兵卒拉扯的时候都那么勇,为什么就不配合兵卒一起抓曹军奸细呢?  

不知文字,也就罢了,但老大岁数了,怎么连事理都不明白?  

甚至还不如一个女子!  

其实张既心中也是清楚,有时候人昏了脑袋的时候,怎么不知道会做一些什么事情,但理解归理解,心中就是有些憋屈,脸上也就带了些颜色出来,冷冷的站在一旁按着刀柄盯着,使得这些屯民越发的心惊肉跳。  

再加上一旁没打扫干净的尸骸,浓厚沉重的血腥味,立在城下的木桩上曹军奸细的尸骸,使得不管是在场经历了首尾的屯民,还是后续陆陆续续而来的其他地方的民众,都夹紧了双股,连口气都不敢大声出。  

张既肚内有火,这些百姓就没有么?  

向亲近的人发火,撒泼打滚窝里横,也不仅仅只有一两个人才会,大多数的人都会下意识的对亲人态度恶劣,对外人亲善。即便是贾衢的本意是让这些百姓躲避战火,这些百姓也知道贾衢是好意,但是失去家园的痛苦,依旧会让这些百姓憋了一肚子的火。  

贾衢等人还是读过书的,知道多少要控制自身的情绪,不能随意发泄,但是这些百姓呢?  

张既扫过几圈,吸了一口气,大声喝道:尔等既为上党之民,自当同进退,共患难!入关之后,遵纪守法,我们也会一视同仁,绝不会亏待尔等!  

百姓冷场。  

一个个盯着张既,就像是被吓呆住的羊。  

倒不是说张既说得不对,而是这些类似的话,在山东境内,没少官吏喊过。  

山东官吏,都是他乡上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客人。  

干活的时候,作为主人,总不能让客人去干活罢?  

享受的时候,主人要谦让,总不能慢待了客人罢?  

但若是有主人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要论述起土地所有权,以及各种生产生活资料所有权到底是谁的,谁才是真正的主人的时候,客人顿时就翻脸了。  

所以,在山东的曹操制度怎么样,曹军是什么?  

在关中的斐潜的政策又是如何,骠骑军又是什么?  

对于这些没文化,没知识,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有的甚至只能画个叉代表一下的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概念。  

他们只是知道在上党分到了一些田亩,而现在要被迫放弃这些田地。  

虽然说曹军来了,他们可能没命,但是万一曹军不杀他们呢?  

虽然说贾衢说了会一视同仁,但是万一没能拿回他们的田亩呢?  

将军…我们的田…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人群当中响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得回我们的田亩…  

张既愣住了。  

他完全没想到,这些山东屯民给他的第一个回应,竟然是这个!  

而且还有很多人也纷纷同意…  

对啊!  

我的田…  

娘亲,我想回家…  

人群顿时又是乱纷纷起来,不敢乱动,但是壮着胆子乱喊。  

像极了一只只的马猴。  

现在回去,这些人是想要做什么?  

张既完全不能理解。  

是觉得他们原本是山东之人,现在山东曹军过来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了?  

还是要觉得自己是山东人,需要尽职尽责的做好一个山东人的本分,替曹军积攒一些人力物力?  

亦或是说觉得给他们分田亩的斐潜这一方的待遇不够好,所以不如回去投靠曹操?  

张既心中就像是被一块石头压住了一样,忽然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明白,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