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2章天行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旧贵族想要搞贵者恒贵,贱者恒贱,结果在一句宁有种乎之前崩塌倒下。然后到了大汉当下,又是有大批的之前宁有种乎的人开始想要搞贵者恒贵,贱者恒贱了,一边告诉普通百姓要躺平,什么都不要想,一边自己死命内卷,为了名望真是什么方法都想出来,甚至不惜抱着父母尸骨一起睡觉。  

而现在,在长安之中,依旧有了参律院,有了直尹监,有大批原先被警告,被约束,被要求躺平的寒门子弟开始不甘于堕落,纷纷参加公务猿考试,补充到官吏行列之中,甚至类似于甄宓这样的女性也开始正式的涉足到了政事…  

或许某些事情,某个条例未必完全正确,可是这些人会成长,会逐渐的完善。  

简而言之,长安三辅这里,所有的人和事,是外扩的,发展的。  

然后反观山东区域,依旧还是保持着上等人就是上等人,下贱民就是下贱民的做派,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上等人的手中,下贱民的生活依旧困苦,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改变,山东士族的整体崩塌,指日可待。  

就像是有些人在和平时期不愿给军人任何一点优先的权利,但是在战时灾时却要求军人优先去死一样,这种信念上的崩塌,其实更为可怕。  

范聪便是如此。  

家中还有何人?庞统不紧不慢的问道。  

范聪猛地抬起头来,带着一丝期盼和不敢置信看着庞统。  

庞统冷笑了一下,这是主公之意。若是按某的意思么…呵呵…不过,机会也只有一次…  

范聪不由得往前挪动了一下,卑职…在下…不,罪人家中有一母一弟…  

哦?你还尚未婚娶?庞统问道。  

范聪有些苦涩的笑了笑,家道崩落,岂有士女甘愿下嫁?  

庞统微微偏了一下脑袋,胖脸上略有些嘲讽,既然如此…为何一定要娶士家女?  

啊?范聪抬头,瞪圆了眼。  

庞统摆了摆手,就像是示意此事不提了一样,然后说道:那么范从事…你又有何德何能,可以值得主公消耗人力物力,前往接纳令堂令弟?  

范聪看着庞统,这个…  

没想好?那你不妨先下去想一想…想好了再来找阚司长就是…庞统挥挥手,然后像是忽然想起来一样,补充说道,哦,对了,此人你认得还是不认得?  

…范聪沉默了片刻,就像是被抽走了全部的骨头,有些发软的说道,罪…罪人…认得…  

嗯。庞统点了点头,然后示意,让人将范聪带回去看押。  

阚泽看着范聪被重新押下去,略微皱起了眉头来说道:敢问使君,何不以刑询问之…  

庞统看了看阚泽,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德润,若是十年为期,天下将如何?  

…阚泽一时不能答。  

冀州豫州,皆为四战之地,中原沃土,倒也不假,但也为「中原」二字所困!庞统目光深邃,黑胖的脸庞上透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届时若稍有变故,中原必然震动…若取中原,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山东士族,虽有英杰,然贪腐成性,难以根治。庞统站了起来,走到了厅堂之前,背着手,望向东面,缓缓的说道,昔日,袁公路举兵南阳,意以帝乡之财复先光武之策,广布钱财收买各路诸侯大行兼并,然其如何?袁本初借冀州之人北进幽州,南夺青徐,却阻于兖豫之间,孰之过也?刘景升欲以联姻之术,平衡之法游刃于士族豪强之间,则困老于荆襄是也…  

钱财,人力,联姻…呵呵,其固为重,然不可倚。引士族为支撑者,终败于士族之手。庞统沉声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此念者,方为士也!余等皆为腐蠹之属!  

主公推行新政,害了腐蠹之辈规矩,届时定然如六国围秦之局也…庞统冷笑道,昔日六国不可成其事,今便可乎?  

没有长远的谋划,近期的路就不知道该如何走,这是自古便有的道理。  

知道的长远的目标,便要定下长远的路,这也是斐潜当前成为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合体之后所必须在中高层达成的一致,否则很多事都无法做。  

这一次阅兵庆典和青龙寺大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表面上是展示斐潜在军事和文化上面的实力,另外潜藏着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借此统一思想,让中高层的官吏,能够明白长远的路线应该怎么走。上下同义,一同用力,才能成就天下之事。  

就像若是只有斐潜一个人,难以成就大事一样,庞统也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和配合,而阚泽无疑就是最为理想之人。一方面阚泽性格和能力都是上佳,另外一方面阚泽也渐渐的接触到了原本庞统负责的一些黑暗面的事务,所以庞统必须要保证阚泽的思想和行事方式是和自己是一致的。  

至于曹安和范聪的生死,和这个事情比较起来,自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庞统今天特意到有闻司来,除了要第一时间了解相关的信息之外,也是向阚泽表述清楚,毕竟今后有闻司的事情,尤其是在对抗外界的间谍奸细的事务上,不可能还让庞统依旧事事紧盯,而是阚泽要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来。  

那么今天对待这些间谍和奸细的态度,也就决定了后续相关事件的策略。  

于是庞统看了看在思索着的阚泽,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